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9-110,共2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640
-
1彭丽贞,陆芷茵.合理情绪疗法联合柔性管理理念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32):138-140. 被引量:9
-
2黎丽,唐梦琳,罗彬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规培护士焦虑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127-129. 被引量:10
-
3陈练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中国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分析[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1(2):28-39. 被引量:7
-
4唐静,王晓静.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1(12):20-21. 被引量:2
-
5黄时华,陈逸健,周庆安,王苑芮.无聊倾向性与大一新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0(4):580-585. 被引量:17
-
6陈静,李月.缺席与在场:老年人群体网络传播路径新探[J].北方传媒研究,2021(6):92-96. 被引量:5
-
7韩正雄.教师如何掌控心中的气候——情绪的自我修炼与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7):24-24. 被引量:2
-
8董光恒,朱艳新,杨丽珠.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56-458. 被引量:38
-
9乔建中,姬慧.文化和性别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108-113. 被引量:39
-
10陈婧,陆春红.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学理论,2009(13):17-18.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94
-
1龚茜,张萍萍,黄铎钦.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J].心理月刊,2023(15):72-74.
-
2刘芳,杜若飞,杨海波.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情绪调节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10-116. 被引量:2
-
3张琬苓,韩佳霏.浅析情绪调节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月刊,2018,0(3):38-38.
-
4沙彩虹,阳德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对情感教育内容建构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41-42.
-
5黄敏儿,郭德俊.原因调节与反应调节的情绪变化过程[J].心理学报,2002,34(4):371-380. 被引量:121
-
6王玉秀.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90-91. 被引量:3
-
7王震,缪金祥,范颖华.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公安教育,2002(11):13-15. 被引量:3
-
8魏茂明.推进我国的意会知识创新[J].发展论坛,2001(4):33-34.
-
9於世海,王玉秀.论“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75-478. 被引量:2
-
10胡慧.论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1):73-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73
-
1黎丽,唐梦琳,罗彬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规培护士焦虑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127-129. 被引量:10
-
2何雨朦,李杨,彭龙颜.心境障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进展[J].心理月刊,2024(21):214-216.
-
3段少华,郭婷婷,韩海燕.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4(12):123-125. 被引量:1
-
4陈妍廷,李浪,李鹏.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改善作用[J].心理月刊,2023(4):68-71.
-
5马晓雯,生笑笑,刘飞迁.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初中生情绪弹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2):83-85.
-
6程晶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其负性情绪、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6):110-111. 被引量:1
-
7孙中霞.情绪调节策略对高中生注意稳定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22):58-59. 被引量:2
-
8李媛,肖海雁,闫云帆,付政.大一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心理月刊,2020,0(9):23-24. 被引量:1
-
9汪美华,李丽娟,李巧玲,陈倩虹,蔡玉英.护理高职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4):48-50. 被引量:4
-
10张彦彦,董晓杰,王虹予.父母控制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2):115-132. 被引量:1
-
1唐禹江.诠释幸福[J].心理咨询师,2012(1):47-49.
-
2蒲小波.自我欺骗、自尊与情绪自传体记忆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56-62. 被引量:8
-
3罗利,钟娟.情绪调节对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8):46-50. 被引量:8
-
4辜茵齐.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J].青年时代,2017,0(2):105-105.
-
5冯媛媛.近年来积极情绪的研究综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6). 被引量:2
-
6陶爱华,厉行,潘发达.知觉负荷与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一项ERP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6,36(3):227-233.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