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介绍一种体外培养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免疫组化检查越来越多的被用到体外培养细胞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一种在平底细胞培养板上直接进行的免疫组化SP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
李德本
骆晓梅
姜骏
机构地区
解放军第九七医院病理科
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3,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关键词
体外培养细胞
细胞培养板
免疫组化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1
肖德胜,李景和,文继舫,胡忠良,傅春燕.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方法的改进[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2):210-211.
被引量:14
2
柏树令,赵丹.
CD34抗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
.解剖科学进展,2005,11(1):54-56.
被引量:40
3
张晋夏.
乳腺分叶状肿瘤[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1):687-690.
被引量:11
4
张炜沂,陈虎.
CD34分子介导黏附作用的研究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5):533-535.
被引量:12
5
高蓉梅,彭凤翔,陈竹.
p53、Ki-67、E-cadherin和CD34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临床外科杂志,2018,26(12):932-935.
被引量:4
6
林俊平,王良坤,庄秋梅.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分析[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9(6):26-28.
被引量:4
7
闫振宇,曹学增,买春阳,郝玉华.
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分析[J]
.重庆医学,2017,46(32):4520-4522.
被引量:6
8
陈红,王志坚,赵媛,谢燕,金木兰.
乳腺叶状肿瘤内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34(6):685-687.
被引量:5
9
刘宇琼,张敏,黄会粉,李惠翔.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6):535-537.
被引量:5
10
张秋爽(综述),崔文(审校).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42(5):327-3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珊珊,祁晓莉,秦云,张立英,卢晓红,王彦.
Ki-67、CD34、α-SMA、Desmin在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
.医学综述,2020,26(14):2855-2858.
被引量:5
2
陈德慧,杨英捷,王亚菲,孙清华,任婕.
PD-L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免疫调控作用[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1,35(4):384-38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征,张浩,李伟汉,高洁,郭满.
不同病理分型乳腺叶状肿瘤的诊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21,48(1):11-13.
被引量:2
2
李伟,李宏伟,黄勇,牛晓东,李凤玉.
Piwil2、Bcl-2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9):2364-2368.
被引量:1
3
郑庆芬,刘冰熔,周洋洋,刘丹.
累及消化道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14例临床分析[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39(6):562-565.
4
孙清华,任婕,王亚菲,田琴.
LncRNA GABPB1-AS1靶向miR-497-5p在宫颈癌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J]
.中国临床研究,2022,35(9):1193-1199.
被引量:3
5
吕威,彭海艳,郭玉娟,万志彬,吴坤河.
CD34、CD117、BCL-2和Ki67免疫组化联合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15(1):5-8.
被引量:1
6
王亚菲,杨英捷,孙清华,田琴,任婕.
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株中miR-497-5p靶向PD-L1的免疫调控作用[J]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3,36(3):200-207.
被引量:3
7
田媛,瞿奕.
乳腺肿瘤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肌成纤维细胞分布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3):89-92.
8
王丽,王亚辉,景雅超,武洁,王霞.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HDAC2、PD-L1蛋白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24,33(4):96-100.
1
黎家华.
增强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探讨[J]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1,29(1):59-61.
2
韩璐,孙立平,刘涛.
平底微孔板-酶标仪法筛查Rh阴性血型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1):23-24.
被引量:3
3
胡永芳,张芬莲,张耀文,程有林,李效敬.
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培养细胞中的凋亡细胞[J]
.陕西医学检验,2001,16(1):26-27.
被引量:1
4
张趁华,蔡家利.
大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优化[J]
.莆田学院学报,2014,21(2):23-26.
被引量:1
5
程大林,蔡媛媛,陈宏础.
尿沉渣倒置显微镜分析系统专用尿沉淀板的选择[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2):12-13.
6
林友胜,张玉梅.
PCNA、p53、Ki-67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和意义[J]
.四川医学,2007,28(3):322-323.
被引量:1
7
周碧燕,陈基强,黄永攀.
不同抗凝瓶对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3,25(6):935-936.
8
陈罡,侯巧燕,陈峰,张美艳.
免疫组化SP法操作程序的规范和改良[J]
.医学文选,2004,23(4):419-421.
被引量:13
9
黎红.
一种既能防脱片又能提高ER、PR阳性率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471-1473.
被引量:1
10
徐元基,陈惠华,杜芝燕,李峰生,程凤凤,吕品,陆应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组化试剂盒的研制与初步应用[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3,27(1):75-76.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