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社区中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以豆瓣网为例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重新反思媒介和认同的关系时,跳出了以往研究中那种以媒介为中心的视角,转向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从他们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反观媒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文选择网络社区的典型代表豆瓣网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社区活跃用户进行了观察和深度访谈,梳理了社区成员建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与机制,并从中发现了作为传播环境的媒介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
周俊
毛湛文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网络社区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媒介影响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5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375
1
范小青.
从传统社区到网络社群: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场域变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49-61.
被引量:19
2
沙垚,李倩楠.
重建在地团结——基于中部某贫困村乡村直播的田野调查[J]
.新闻大学,2022(2):84-96.
被引量:24
3
许艳闰,姜婷婷.
学业反馈规避的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情报科学,2023,41(12):174-182.
被引量:1
4
翟羽佳,马柏玉,陈晓灿.
新冠疫苗信息扩散的共振与联动效应——基于抖音与微博的对比研究[J]
.情报科学,2023,41(12):127-135.
被引量:1
5
高莉莎.
身体:锚定仪式意义之锚——对云南红河彝族哈尼族虎山祭祀仪式的民族志考察[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5-22.
被引量:4
6
李慧,周雨,李谨如.
用户正在逃离社交媒体?——基于感知价值的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1,43(12):120-141.
被引量:27
7
任冠青.
『小镇做题家』的困局和破局[J]
.时代邮刊,2020(16):42-42.
被引量:1
8
常立.
百度贴吧的传播模式解读[J]
.新闻界,2007(5):62-63.
被引量:15
9
毛波,尤雯雯.
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z1):1069-1073.
被引量:79
10
韩晶.
百度贴吧与网络自由表达[J]
.青年记者,2008(3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4
1
张巧霖.
人格测试建构使用者身份认同研究——基于MBTI测试深度使用者的扎根探索[J]
.数字出版研究,2023,2(S02):142-149.
2
刘自雄,刘年辉,马凯,何冬英,刘子倩.
2012年度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基于9种CSSCI期刊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3):41-48.
被引量:14
3
林宇昶.
豆瓣网社群聚合动因分析[J]
.新闻传播,2013(3):177-178.
被引量:5
4
林刚,齐春惠.
社交平台品牌商业化模式探析——以“豆瓣网”“美丽说”为例[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30(1):83-88.
被引量:4
5
梁小凤.
试析影响豆瓣网实现传播致效的因素[J]
.东南传播,2016(2):108-110.
被引量:1
6
崔凯,刘德寰,燕熙迪.
时间累积、用户行为与匿名社区资本--基于豆瓣网网络爬虫数据的分析[J]
.青年研究,2017(1):28-36.
被引量:8
7
周楠.
UGC网站互动模式对用户黏性的影响——以知乎为例[J]
.青年记者,2017(5):71-72.
被引量:2
8
王亮.
反思与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传播[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7,14(1):21-26.
9
姚山季,王富家,刘德文.
内容型虚拟社区中的用户互动和融入:身份认同的中介效应[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2):64-78.
被引量:15
10
周琪.
“豆瓣时间”营销策略与问题分析[J]
.东南传播,2019(2):136-1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毕文佳,侯心慧.
豆瓣平台主流价值观传播探究[J]
.新媒体研究,2023,9(2):73-76.
2
杨倩,刁雅静,李家明,葛世伦.
基于弹幕的参与式网站用户交互体验研究[J]
.知识管理论坛,2022(4):417-430.
被引量:1
3
韩敏,卢松岩.
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J]
.当代青年研究,2023(5):22-33.
被引量:8
4
余志远,刘玥.
作为表演者的旅游者:旅游者表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21(2):130-140.
被引量:14
5
李良荣,张华.
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新取向[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8):34-38.
被引量:38
6
茹倩.
“大跃进”中新闻传播及原因分析[J]
.新闻传播,2013(12):276-277.
被引量:1
7
赵莲芬,潘正军.
基于Android平台的大学校园社交应用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14(2):76-80.
被引量:5
8
段卉,乔兰.
2011年至2013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主题分析--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论文[J]
.新闻爱好者,2014(3):43-47.
被引量:1
9
杨雅.
社交化内容平台由Web2.0到Web3.0的进阶——基于豆瓣网的个案分析[J]
.出版广角,2014(23):92-95.
被引量:3
10
张志安,贾鹤鹏.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5):5-18.
被引量:29
1
卢琪.
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与文化认同建构研究[J]
.新闻世界,2017(2):33-36.
被引量:1
2
卢成杰.
广告发生作用的过程与机制[J]
.韶关师专学报,2000,21(3):94-97.
3
赵璐.
“我”与“我们”:网络交往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以豆瓣网为案例的研究[J]
.东南传播,2014(2):1-4.
被引量:8
4
陈楚洁.
作为文化与认同建构的健康传播——以CCTV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为例[J]
.东南传播,2009(5):167-169.
被引量:6
5
李秀华.
文化融合下的身份认同建构与媒介责任[J]
.新闻传播,2013(5):203-204.
6
李职纯.
从“帝吧出征FB”事件看网民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3).
被引量:1
7
陈浩.
社会审美观念的传播过程与机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13-17.
8
杨丽娇,陈菁菁.
组织传播过程中的组织认同建构[J]
.新闻传播,2012(1):115-115.
9
戴轶飞.
以豆瓣网为例浅析网络公共领域内网民的认同建构[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8):168-169.
被引量:1
10
张春霞.
电视媒介与认同建构——以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2):30-34.
被引量:2
当代传播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