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力与区域控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涵义和潜力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河北省耕地区域平衡控制模式 ,并指出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途径与措施。
作者
余宝林
机构地区
河北省土地利用规划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China Land Science
关键词
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
区域控制
河北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8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256
同被引文献
158
1
夏建国,张素兰.
中国西部大城市郊区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探讨——以成都市郫县为例[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74-178.
被引量:7
2
罗顺德.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途径新思考[J]
.资源与产业,2002,7(4):64-64.
被引量:1
3
郭焕成.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人民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J]
.中国土地,1996(9):9-10.
被引量:3
4
庞英,张全景,叶依广,欧名豪.
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数量经济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40-43.
被引量:19
5
李彦芳,张侠.
耕地保护重在质量——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反思[J]
.经济论坛,2004(14):103-104.
被引量:19
6
付邦道,郑新奇.
再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38-42.
被引量:14
7
庞英,张全景,2.叶依广.
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32-36.
被引量:32
8
赵曦,何国松.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北咸宁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5):17-20.
被引量:6
9
崔邢涛,许皞,薛保民,郝娜.
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6):88-92.
被引量:18
10
张咏梅,柳昱.
内蒙古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及预测[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6):45-4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6
1
陈俊杰,张贵江,唐运海,王宝山,王继峰.
伊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24-25.
2
谭峻,金玲玲,张璋.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证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84-87.
被引量:10
3
刘艳芳.
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模式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3):194-198.
被引量:9
4
赵德义,张侠,田德富.
河北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途径与措施[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3):315-318.
被引量:1
5
胡蓓蓓,王祖伟,段灵艳.
蓟县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48-51.
6
许梅花,史利霞,王军霞.
内蒙古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1):83-84.
被引量:8
7
郑华玉,沈镭.
农用地分等评价方法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中的应用——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4):152-157.
被引量:15
8
赵曦,刘耀林,刘艳芳.
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2):1168-1171.
被引量:5
9
刘晓玲,宋戈.
行政区划调整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定量分析与评价——以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撤市设区为例[J]
.国土资源情报,2008(12):6-11.
被引量:3
10
邓航,杨子生.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进展[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6):23-2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6
1
叶长盛,董玉祥.
广州市耕地数量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2):20-23.
被引量:6
2
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张晓玲,杜官印,章波.
土地督察制度实施对耕地占补数量平衡效果评估[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S1):1-7.
被引量:13
3
王青.
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284-286.
被引量:4
4
付邦道,郑新奇.
再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38-42.
被引量:14
5
张明,熊黑钢,张自力,韩茜,陈顺礼.
于田县建国50年来耕地变化问题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57-61.
被引量:3
6
赵英娜,郑伟,李剑波.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
.农机化研究,2005,27(1):70-71.
被引量:20
7
叶方,周生路,李爱军.
两种目的农用地定级及其结果比较研究——以宜兴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5,25(1):106-108.
被引量:10
8
汤江龙,赵小敏.
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54-58.
被引量:12
9
林芳.
农用地分等的本质及多维思考——以福建省农用地分等为例[J]
.福建地理,2005,20(1):1-4.
被引量:9
10
栗滢超,吕巧灵,吴克宁,徐国威,陈伟强.
实施可持续耕地占补平衡的构想[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2):34-37.
被引量:3
1
李志义.
浅谈区域控制战略[J]
.施工企业管理,1999(4):39-40.
2
王俊杰.
工业企业信息控制区域整合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18):489-489.
3
吴永兴.
上海市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可行性分析与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3):50-54.
被引量:8
4
邹家华副总理在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上畅谈: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中国土地,1996(7):4-8.
5
崔林娜,王富喜.
山东省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对耕地资源的影响及对策[J]
.广东土地科学,2013,12(5):34-41.
被引量:1
6
王恒生.
瞄准高目标 实现新突破——南通市跨世纪人均耕地动态平衡的战略思考[J]
.中国土地,1997(9):29-30.
被引量:1
7
钟绵生,况光贤.
川渝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3):42-43.
被引量:2
8
黄佑成.
控制价格应该强化区域控制力[J]
.糖烟酒周刊,2007(29):68-69.
9
陈灵.
互联电网区域控制方法[J]
.电力技术经济,2000,12(6):33-36.
被引量:1
10
孙抒远.
发展步入快速——前锋农场[J]
.农场经济管理,2011(4).
中国土地科学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