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2-65,共4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42
-
1陈烈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4):49-51. 被引量:34
-
2李建强,续润华.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124-129. 被引量:12
-
3余瑾.特色办学:地方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高教论坛,2004(6):8-12. 被引量:28
-
4陈娟,廖才英.构建合并高校多维动态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55-57. 被引量:2
-
5杨文斌,黄崴.高校多校区办学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江苏高教,2005(4):61-64. 被引量:14
-
6张思强,倪自银.论“宽口径”培养模式的“经”与“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2):150-152. 被引量:4
-
7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39-43. 被引量:53
-
8刘沫,陈海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52-54. 被引量:14
-
9高雪莲,于长志(校对).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85-87. 被引量:67
-
10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23(1):97-101.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17
-
1蔡映辉.高校扩招后学生培养质量之保障[J].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0):57-60. 被引量:1
-
2徐静,毛根民.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1(6):19-22. 被引量:1
-
3徐静.秘书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1):16-17. 被引量:1
-
4顾昊,刘勇兵.大学“去行政化”的现实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18-20. 被引量:2
-
5李昌春,侯世英,李利.“电工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S1):132-134.
-
6李昌春,申利平,侯世英,李利,邓力.加快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74-76. 被引量:6
-
7邓力 ,李昌春 ,张莲 .《电工电子学》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238-239. 被引量:5
-
8庄容,程华平.重视科学理论教育提高高校体育实践课质量[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2):31-32. 被引量:2
-
9钱自立.高校“三元并重结构”教学模式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94-96.
-
10李昌春,周林.PLC可编程控器在开放实验中的构架[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116-1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7
-
1伍艳妮.人文教育观念下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3. 被引量:2
-
2纪楠.论高校扩招后的语文教学[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5(1):47-48.
-
3刘江,胡国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6):8-9. 被引量:8
-
4黄志武.关于“高级控制及系统设计”教学的再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01X):10-12.
-
5王邦菊,崔克辉,汪晓银.以学生为本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2):43-45. 被引量:10
-
6邢邦圣,刘刚.谈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2):5-7. 被引量:4
-
7崔艳霞,沙娟.秘书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浅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5):68-70. 被引量:5
-
8王斌,韦寿祺,李彩林.提高电工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8,24(3):130-131. 被引量:3
-
9陈峰.《CAD/CAM》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136-138. 被引量:8
-
10陈峰.以新的教学理念打造高职《CAD/CAM》精品课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76-78. 被引量:2
-
1尤瑞琛,王运坤.试谈大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6(4):113-117. 被引量:4
-
2赵恒军,王雪梅.如何提高高等数学在大学教学中的趣味性[J].科技资讯,2011,9(14):198-198.
-
3高素霞.探析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思路[J].课外语文(下),2012(10):14-15.
-
4武涛.构建“好课堂”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J].网络财富,2010(11):164-165.
-
5戎林海.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长[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11(1):89-94. 被引量:1
-
6汲雷.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观周刊,2010(41):65-65.
-
7杨丽华.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29(12):43-45. 被引量:3
-
8郑旭辉.浅议合作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17(2):9-11.
-
9王肖菊,高素霞.浅议大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内江科技,2005,26(2):27-27.
-
10朱友.关于大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5):2-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