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冠心病(CHD)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旨在探索中医证候与客观量化指标的关系,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对近五年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归纳,从生化检查指标及仪器检查指标两大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
吴凌燕
顾健霞
机构地区
安徽中医学院
出处
《广西中医药》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Gu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辨证分型
客观化
综述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8
1
王桂玲,王磊,王忠爱,段素珍.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2):124-125.
被引量:11
2
袁肇凯,黄献平,简维雄,郑景辉,李勇华,王丽萍,陈清华,孙贵香,胡志希.
冠心病辨证与血凝纤溶系统关系的临床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1-4.
被引量:21
3
刘卫平,肖艳平,邢之华,徐采云,杨天伦,崔寒尽.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614-615.
被引量:3
4
邢之华,徐采云,刘卫平,杨天伦,肖艳平,崔寒尽.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FIB、HS-CRP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677-679.
被引量:7
5
杨徐杭,汶医宁,王军威,党琳,魏敏惠,马晓军,周晓慧.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清IL-18、sCD40L的关系[J]
.江苏中医药,2009,41(3):31-32.
被引量:6
6
蔡征宇,赵国定.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与ACEI/D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
.河南中医,2008,28(6):26-28.
被引量:6
7
李金平,方显明.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胱硫醚β-合酶基因C572T多态性的关联性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399-400.
被引量:3
8
周莹,杜武勋,朱明丹,马朋.
冠心病辨证分型与冠脉造影、血脂、EF的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78-80.
被引量:19
9
蒋华,赵永东.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08,26(4):23-25.
被引量:11
10
刘镇,古春花,雷健,刘惠灵,彭智勇,柯于鹤.
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血脂水平变化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5-2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06
1
崔凯.
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
被引量:4
2
高明东,孙根义,崔让庄,毛用敏.
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蛋白水平的研究[J]
.天津医药,2004,32(10):613-615.
被引量:4
3
朱明军,王永霞.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特色和优势分析[J]
.河南中医,2005,25(3):15-16.
被引量:14
4
梁铁军,高顺宗,张发丽,王婷.
冠心病患者抗凝系统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0):599-600.
被引量:31
5
刘德桓,许真真,郭伟聪.
冠心病心绞痛395例中医证型特点探讨[J]
.中医杂志,1995,36(10):617-618.
被引量:95
6
黄宇虹,胡镜清,高秀梅,张伯礼.
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Meta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05,22(5):375-377.
被引量:7
7
杜嵘,张萌,郭利平,高秀梅,商洪才.
丹酚酸B预适应对心肌细胞保护在蛋白激酶C转导途径中的作用[J]
.天津中医药,2005,22(5):420-422.
被引量:1
8
石志芸,施赛珠,陈剑秋,李晓明,许小凤.
血瘀证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内皮素测定[J]
.中医杂志,1996,37(4):239-240.
被引量:17
9
吴依芬,周迎春,张学森.
中国汉族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医证型与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的关联性[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7-9.
被引量:14
10
吴依芬,周迎春,王刚,张学森,庄丹.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关联性分析[J]
.四川中医,2006,24(4):23-25.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128
1
李子贇,顾任钧,杨燕,胡镜清.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痰瘀证相关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8):3149-3158.
被引量:4
2
宋占胜.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2):266-267.
被引量:2
3
安永宏,赵立波,白兴武,刘学军,王传生,刘彩双.
急诊介入治疗青壮年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S1):17-18.
4
李茵,于高路.
中医不需要用“科学”证实[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4):72-73.
被引量:1
5
韩旭,李七一,陈美兰.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5-26.
被引量:7
6
韩旭,李七一,陈美兰.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8,40(2):89-91.
被引量:3
7
丛丛,杨传华.
冠心病中医微观辨证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169-171.
被引量:1
8
袁肇凯,黄献平.
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现状述评[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3):75-77.
被引量:4
9
姜良铎,李耀辉.
中医内科2008年学术巡礼[J]
.环球中医药,2009,2(1):3-14.
被引量:4
10
关昊.
代谢综合征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2):152-15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4
1
常超,王裕勤,杨刚,冯义柏,荣书玲,贺立群.
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88-91.
被引量:1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46-1750.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1(2):257-259.
4
杨蕊林.郭蕾.翟海英,等.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映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表达意义[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1):240-241.
5
黄从新.
对2006年AHA/ACC/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评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2):1731-1734.
被引量:12
6
石宏宴,马荣,赵成艳,李智英.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6):591-593.
被引量:8
7
李敏,陈建二,王建新.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PPI网络拓扑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8):20-22.
被引量:5
8
柳叶,罗水泉,罗冬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8,6(12):46-47.
被引量:1
9
奚雪梅,张诚,吴庆琛.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58-159.
被引量:16
10
郭丽娅,牛燕运,金玫.
中医药在冠心病中西医治疗中的优势[J]
.北京中医药,2010,29(5):387-39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王宝泉.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IL-6、HS-CRP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102-1103.
被引量:9
2
周浩然,毕连宝,韩晓江.
通脉补益方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4,20(15):56-57.
被引量:3
3
刘剑锋,况春燕,郭慧.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冠心苏合丸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4(5):547-554.
被引量:1
4
黄迎春,马丽荣,刘盼功,张明霞.
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滋肾通阳活血方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16,27(8):1246-124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刘颖.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心绞痛疗效评价[J]
.医学信息,2018,31(A02):193-194.
被引量:1
2
陈勉,张艳.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IL-6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317-320.
被引量:16
3
亢国良.
老年冠心病患者多项感染性指标的水平变化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2):2905-2906.
被引量:2
4
王凤,刘萍,杜文婷,章怡祎.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现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43-446.
被引量:9
5
陈玄晶,徐丹苹,陈小光,吴焕林.
冠心病中医痰证与客观化指标关系研究概述[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89-3092.
被引量:23
6
韩永刚,李秀红,单林.
联合滋肾通阳活血方与西药治疗冠心病绞痛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7):1-2.
7
潘朝旺,王伟,谢耀峰,祁学章,江玲兴.
柿子叶对高血脂大鼠氧自由基及血脂代谢酶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6,22(20):42-44.
被引量:1
8
卢见行,莫雅娴,田华张.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预后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2017,32(3):373-375.
被引量:12
9
何志明,陈冬清,吕小强,谢汉文.
自拟益气复脉通络方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及对VEGF、sICAM-1、MMPs-9、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7):1306-1308.
被引量:17
10
贺君.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3):60-62.
被引量:2
1
于洪静,李秋梅.
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B),2013,34(1):42-44.
被引量:7
2
蒋小群,匡金石,李艾红.
聚类分析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2):100-101.
被引量:2
3
白宇.
浅谈“微观辨证”对无症状性疾病中医辨证的启示[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2):2524-2526.
被引量:8
4
陈超,商滨,鞠建伟.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近况[J]
.北京中医,2005,24(2):118-121.
被引量:1
5
盛燮荪,戴晴.
针刺手法中的度、量与层次概念[J]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5):185-186.
被引量:4
6
窦红漫,蔡圣荣,方志斌,黄开泉,王元勋.
补肺汤对肺气虚证血浆内皮素含量及血气分析变化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4):349-350.
被引量:9
7
丛丛,杨传华.
冠心病中医微观辨证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169-171.
被引量:1
8
张凤娥,瞿岳云,刘英.
中医对黄褐斑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怀化医专学报,2003,2(1):65-68.
9
肖桂林,金益强,鄢东红,张翔.
肝郁脾虚证实验诊断指标的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18(2):4-5.
被引量:31
10
杜柏,商秀洋,胡元会,石洁,李宜,高扬.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醛固酮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906-908.
被引量:14
广西中医药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