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螺旋藻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螺旋藻被誉为"人类未来优秀营养源",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本文将对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因子及其营养保健作用,应用情况和开发前景进行概述。
作者
王翠燕
机构地区
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山东食品发酵》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Shandong Food Ferment
关键词
螺旋藻
功能因子
生理作用
微生物蛋白
功能食品
分类号
R282.71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张忠义.
螺旋藻的生物学评价[J]
.食品科技,1999,24(5):52-54.
被引量:16
2
李志勇,郭祀远,李琳,蔡妙颜.
螺旋藻功能性因子及保健作用的探讨[J]
.中国食品工业,1999(5):12-14.
被引量:9
3
丁寿根.
螺旋藻专利技术研究现状[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9,20(2):3-6.
被引量:6
4
郇延军,刘亦芳,冯锐.
螺旋藻应用于乳饮料关键工艺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1998,26(5):5-8.
被引量:15
5
李高兰,郝纯彦.对螺旋藻粉生产中微生物污染的分析[J]食品科学,1998(10).
6
徐建祥,赵谋明,彭志英.
螺旋藻营养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8,19(9):42-43.
被引量:14
7
李志勇,郭祀远,李琳,蔡妙颜.
功能性螺旋藻食品系列[J]
.食品科技,1998,23(1):12-15.
被引量:10
8
郇延军,乔虹,高维道.
螺旋藻的营养及加工研究[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1997,3(2):4-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汪世中.
螺旋藻蛋白质浓缩物的制备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3,8(1):71-77.
被引量:2
2
曹吉祥.
螺旋藻对中老年保健的作用[J]
.海洋科学,1994,18(6):32-34.
被引量:19
3
吴琴瑟.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94,14(2):76-80.
被引量:21
4
曾焕杰,李景宁.
螺旋藻有效成分的系统分析[J]
.广州化工,1995,23(1):31-33.
被引量:3
5
丁利君.
保健饮料螺旋藻乳液的开发[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5,11(1):49-50.
被引量:3
6
吕晓玲,李文英,林畅飞,李郁文.
螺旋藻冰淇淋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5,16(5):46-47.
被引量:4
7
曾宇,梁明山.
螺旋藻饮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5,16(7):39-41.
被引量:8
8
黄圣基,万青.
螺旋藻的营养成分[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5,16(4):43-46.
被引量:18
9
李建宏,邰子厚,曾昭琪,杨思军.
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性质的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59-63.
被引量:18
10
周金鑫,谭悼君,周联,谭茵,张孝慈.
用改良技术制备藻蓝蛋白[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17(3):107-10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6
1
尤珊,郑必胜,郭祀远.
光照对螺旋藻生长和形态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6):58-59.
被引量:20
2
迟海洋,张奕婷,谯顺彬,张义明.
模拟微重力效应反应器培养螺旋藻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3):145-149.
3
李志勇,陈彦方,金菊根,秦恩昊,黄轶晨,陈赟.
富硒钝顶螺旋藻生物保健功能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2004,23(4):54-58.
被引量:3
4
王新广,张歧,刘军华,罗先群.
马尾藻提取液脱腥处理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6):10-15.
被引量:6
5
殷文政,殷鹏,王玮,史玉东.
螺旋藻营养保健酸奶的研制[J]
.中国乳品工业,2007,35(1):41-43.
被引量:13
6
郑江,杨明晖.
几种有机碳源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07,32(10):161-163.
被引量:5
7
王万春,宋一涛,徐永昌,沈平.
三种厌氧微生物产气的碳同位素特征[J]
.天然气工业,2008,28(10):36-40.
8
韩庆,周弘春.
螺旋藻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J]
.饮料工业,2008,11(11):27-30.
被引量:4
9
杨生辉.
螺旋藻仙人掌强化营养挂面制作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09,34(4):146-149.
被引量:2
10
王辰,张彦涛.
螺旋藻口服液的调配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12):90-9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
1
江立虹.
葛根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J]
.中国林副特产,2004(6):59-60.
被引量:26
2
黄圣基,万青.
螺旋藻的营养成分[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5,16(4):43-46.
被引量:18
3
朱王飞,钱胜峰.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J]
.饲料博览,2005,17(11):36-38.
被引量:13
4
吴文龙,杨志娟.
螺旋藻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与研究开发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129-131.
被引量:21
5
陈荔炟,陈树和,刘焱文.
葛根资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05-2306.
被引量:90
6
王文博,高俊莲,孙建光,徐晶.
螺旋藻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5(1):48-51.
被引量:36
7
张以芳,段刚,刘旭川.
螺旋藻及其多糖、多糖蛋白提取物对体外癌细胞的抑制作用[J]
.海洋科学,2000,24(3):16-17.
被引量:56
8
赵宗平,宋愿智,陈萍,胡笑歌.
螺旋藻的药效学研究[J]
.医药导报,2003,22(1):19-20.
被引量:12
9
吴海军,郭勇.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在生物资源回收中的应用[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2):71-7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杨生辉,罗光宏,张盛贵.
葛根螺旋藻复合片功效成分测定和稳定性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7):74-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吴彦,丁华.
螺旋藻联合使用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3,25(8):20-23.
被引量:3
2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伟伟,龙丹,薛金金.
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0):206-209.
3
潘子康,胡丽莉.
螺旋藻的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和应用范围的研究概述[J]
.生物学教学,2020,45(2):2-3.
被引量:12
1
寇运同,胡永松.
微生物蛋白—新型营养食品[J]
.四川食品工业科技,1994,13(4):8-12.
2
董婷婷,张宝善,孙娟,郑战伟,姚晓伟.
可食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3):417-421.
被引量:7
3
鸥泉.
土豆,新“主食”的选择[J]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09(11):18-18.
4
刘敬媛,韩建春,冯镇,姜帆,谭顺丹.
纳豆芽孢杆菌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4):164-167.
被引量:2
5
邓桂兰.
油茶饼粕制备SCP菌种筛选发酵工艺条件研究[J]
.广西轻工业,2008,24(5):6-7.
被引量:9
6
林声.
人造肉 人类未来的食品?[J]
.大自然探索,2012(3):54-57.
7
杨素英.
试论夏枯草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
被引量:2
8
王桂英,王齐,朱晓晶.
血府逐瘀胶囊开发与研究[J]
.北京中医,1998,17(3):64-64.
被引量:3
9
王志国.
人类未来的主导食品—绿色食品[J]
.林业月报,1994(7):19-19.
10
杨春,杨德贵.
开发新的蛋白食品——解决人类食品危机的关键[J]
.山西食品工业,2001(3):43-44.
山东食品发酵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