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依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修订纺织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对纺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阐述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
作者
徐阳
王鸿博
谢春萍
高卫东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出处
《纺织教育》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TEXTILE EDUCATION
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2011JSJG135)
江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1ZYGC05)
2011江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纺织工程
本科培养
方案修订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71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3
1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被引量:452
2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N].中国纺织报,2010-11-25.
3
李元元.
不断推进本科教育创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高教探索,2003(2):28-30.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林健.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5):11-17.
被引量:94
2
林健.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被引量:137
3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4):21-29.
被引量:610
4
林健.
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被引量:372
5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30-36.
被引量:261
6
林健.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被引量:251
7
林小英,陈向明.
不同的视角 不同的声音——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课程的看法[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4):84-89.
被引量:26
8
杨德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
.东南学术,2002(2):24-28.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
471
1
王盎然,张红,王亚纳,沈华芬,潘鹏举.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22,39(2):47-52.
被引量:15
2
钟东阶.
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质量分析与控制[J]
.装备制造技术,2021(6):237-240.
3
胡科,段世飞,高东燕.
工程能力视角下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79-85.
被引量:6
4
巴月,贾新梅.
浅谈预防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4):235-237.
被引量:1
5
戴红梅.
创办“因材施教教改班”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66-67.
被引量:1
6
任连城,周传德,周秋沙,王久华,魏昌祥,雷贞贞.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77-178.
7
薛刚,郭晓燕.
土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244-246.
被引量:4
8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9
刘洪玲.
搭建临床能力培养平台 提高医学教学质量[J]
.南方医学教育,2010(1):33-33.
被引量:1
10
段存升,潘耀芳.
“卓越工程师”本科试点专业培养方案整体制定原则的探讨[J]
.大家,2012(14):1-2.
同被引文献
58
1
陶冬冰,孟宪军,张佰清,张琦.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S01):223-225.
被引量:11
2
史薇.
浅论我国纺织教育发展思路[J]
.天津纺织科技,2006(4):57-60.
被引量:6
3
陈德玲,刘东燕,张国宾.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7(8):63-65.
被引量:20
4
黄熙,张纹祯,殷世宇.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研究[C].天津市社会科学届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2011:794-800.
5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N]中国纺织报,2010.
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M].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纤维增强复合材料[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
7
杨武军,郭娟.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
8
罗毅,李红英.
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
.外语界,2008(1):76-80.
被引量:202
9
俞科静,钱坤,曹海建.
浅谈《纺织复合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长三角.教育,2012(7):91-92.
被引量:5
10
马陆亭.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展望[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4-3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5
1
王迎,魏春艳,赵玉萍,于永玲.
“依照教育部卓越计划”修订纺织工程专业非卓越班培养方案[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66-167.
2
徐阳,王鸿博,高卫东,谢春萍.
构建本科创新训练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
.大学教育,2013(2):60-61.
被引量:1
3
李梅,陈文兵,王洪波,王永磊,张永举.
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2):180-183.
被引量:15
4
董震,丁志荣.
地方纺织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色与思考[J]
.纺织服装教育,2013,28(3):193-194.
被引量:1
5
张琦,蒋高明,徐阳.
纺织工程专业开设针织数控课程教学的研究[J]
.纺织服装教育,2013,28(3):201-203.
被引量:3
6
田保中.
纺织院校如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
.纺织服装教育,2013,28(5):345-348.
被引量:1
7
王进美,樊增禄,南宏正,卫建刚,高养民,刘华明,同宏峰.
纺织工程卓越班学生金工实习的实践与探索[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3,27(5):694-697.
被引量:2
8
徐阳,王鸿博,谢春萍,高卫东,梁惠娥.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的总结[J]
.纺织服装教育,2014,29(5):394-396.
被引量:6
9
卢雨正.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产学研合作的困难与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28-29.
10
金仁贵,朱荣军,廖慧惠.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电子电气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7):64-65.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杨莉,凤权,徐文正.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的创新能力培养[J]
.轻工科技,2020,36(2):186-188.
被引量:3
2
万青,张辉,贾晓慧.
高职专科优势专业开展本科层次教育的创新性研究——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运输专业为例[J]
.大学教育,2013(18):24-25.
被引量:2
3
蒋高明,高哲.
经编装备的“两化融合”发展[J]
.纺织导报,2014(1):44-46.
被引量:3
4
周学军,李秀领.
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6):585-589.
被引量:3
5
万爱兰,丛洪莲,蒋高明.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针织工程课程教学[J]
.纺织服装教育,2014,29(2):155-157.
被引量:8
6
荆肇乾,曹世玮,王祝来,林少华,王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探索[J]
.大学教育,2015(2):167-168.
被引量:10
7
张瑞军,董明晓.
机械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29(6):596-600.
被引量:4
8
荆肇乾,曹世玮,王郑,黄新.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大学教育,2015(4):121-123.
被引量:6
9
张瑞云,马颜雪,李毓陵.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纺织品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纺织服装教育,2015,30(2):126-127.
被引量:6
10
韦韫韬.
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15(8):52-53.
被引量:3
1
季静,王湛.
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59-61.
被引量:2
2
冯其红,张庆荣,王文华.
科学修订本科培养方案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J]
.石油教育,2015(1):58-61.
被引量:2
3
韩世静,刘培培.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反思[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5,0(6):72-73.
4
温孚江.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面向社会 适应学校新的目标定位[J]
.山东农业教育,2009(4):1-3.
被引量:1
5
陈东辉.
博士生培养方案修订之探索[J]
.湖南研究生教育,1997(3):19-21.
6
陈海瑛,曹明富.
论硕士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88-89.
被引量:4
7
谢东海,李润求,梁小玲,蒋云霞.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5):54-56.
被引量:3
8
杨彦勤,李宗利.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0):54-56.
被引量:13
9
赵新泽.
全面育人教育体系的构想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7):29-30.
被引量:2
10
祝丽玲,张鹏霞,周宪君,王嘉淇,张淑兰,田国忠.
基于新目录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29-29.
被引量:9
纺织教育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