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政策协调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直接投资协调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因素。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政策协调的差异性及其现状,分析投资政策协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望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政策协调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
马静
林宏烈
机构地区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行
出处
《海南金融》
2012年第3期38-42,共5页
Hainan Finance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投资政策
协调研究
分类号
F11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喻国平,许林.
东亚区域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作的博弈探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9-34.
被引量:1
2
张湘莎.
中国与东盟利用外资的对比分析[J]
.特区经济,2011(1):110-111.
被引量:3
3
王婵.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4):44-46.
被引量:4
4
黄梅波,陈燕鸿.
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2):15-21.
被引量:6
5
范祚军,唐奇展.
CAFTA框架下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CAFTA进程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64-6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王宗光,王瀛.
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互补性[J]
.国际贸易问题,2004(8):49-52.
被引量:17
2
李东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与投资效应[J]
.学术探索,2004(10):36-38.
被引量:7
3
李占卫,李皖南.
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J]
.亚太经济,2004(6):41-44.
被引量:17
4
刘曙光.
外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外交学院学报,2004(4):92-97.
被引量:5
5
杨晓明,田澎,高园.
FD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2005,31(11):98-107.
被引量:80
6
杨宏恩.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引资博弈——以日本国际直接投资为视角[J]
.生产力研究,2006(6):134-136.
被引量:4
7
郭宏.
中国—东盟的直接投资关系:趋势与展望[J]
.东南亚纵横,2006(8):20-25.
被引量:3
8
张红伟,陈伟国.
FDI在中国的区位决策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6-51.
被引量:12
9
保罗·霍尔伍德 罗纳德·麦克唐纳.国际货币与金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
Copper R. 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 Economic Policy in Atlantic Community. MIT Press, 1968
共引文献
12
1
赵仁平.
论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4):61-64.
被引量:3
2
姬红波.
CAFTA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J]
.商业时代,2010(2):111-112.
被引量:1
3
沈坤荣,田伟.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1):55-60.
被引量:4
4
袁定喜,聂影.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及转型升级策略[J]
.现代经济探讨,2010(3):40-43.
被引量:9
5
张晶.
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再议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问题[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1):23-28.
被引量:2
6
李颖.
后危机时代经济结构性调整与财政政策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2010(8):78-82.
被引量:4
7
陶雄华,黄立群,乔博,陈琳.
CAFTA框架下中国周边省区出口产业发展策略调整——基于GE衍生矩阵的实证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1):12-18.
被引量:2
8
张振家,刘洪钟.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沿革与新进展[J]
.商业时代,2012(12):60-62.
被引量:1
9
朱安迪,李锂.
基于区位优势的中国和东盟吸引FDI竞争力比较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2(8):116-118.
10
张晓通,刘振宁,卢迅,张平.
欧日自由贸易区谈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欧洲研究,2013,31(4):19-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5
1
丁丁,章秋琼,战慧.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6):80-84.
被引量: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统计资料,www.mofcom.gov.cn.
3
王志乐.《利用外资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商报》2012年9月14日.
4
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政策与环境》,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第48页.
5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新加坡行业投资优惠政策》,《中国经贸》2012年第4期,第86页.
6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1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版,第135-158页.
7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签署(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zhengwugh/200908/940-1.html).
8
杨建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分析[J]
.财经科学,2008(7):111-117.
被引量:6
9
张琦,杨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动态效应分析[J]
.国际经济合作,2010(8):71-75.
被引量:6
10
魏艳茹.
中国-东盟框架下国际投资法律环境的比较研究——以《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签订与生效为背景[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73-7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太平.
中国与新加坡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机制的对策选择[J]
.东南亚纵横,2014(5):51-55.
被引量:1
2
刘为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投资协定协调问题研究[J]
.中国经贸,2014,0(17):38-4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贾继庆.
新形势下推进山东与新加坡合作发展的思考[J]
.经济动态与评论,2016(2):201-220.
1
张乔玲,张爱菊,鲁苗苗.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J]
.企业导报,2016(20):79-79.
2
苏晓慧.
改革进程中的共同富裕研究[J]
.商,2015,0(5):48-50.
3
徐志海.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商,2014(6):210-210.
4
李怡珂.
欧盟区域投资协调与投资发展研究[J]
.时代金融,2016(33).
5
何椿泽.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天津经济,2004(10):46-47.
6
益希卓玛,雷虹.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X).
被引量:3
7
钟清流.
经济转型源于发展理念的转变[J]
.当代经济,2011,28(21):10-11.
8
王楚楚.
中资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2016(2Z):7-9.
被引量:3
9
陈松鹤.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现状[J]
.科技致富向导,2015,0(9):254-254.
10
姬海军.
青海省企业孵化器与创业投资法律问题研究[J]
.南方论刊,2014(5):52-53.
海南金融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