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理性选民、选民偏好与政党政治——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政治经济学从独特的理论视角为研究现代政治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开启了新的进路。在政治市场上,选民在进行成本收益的算计之后决定是否参与投票,而政党的意识形态则构成了降低选民政治成本的有效工具。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在选民偏好判断基础上的偏好适应模型和偏好塑造模型进行解释。在偏好适应模型中,选民偏好利益对政党制度和政策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政党采取适应或迎合选民偏好的方式获得选民的支持;而在偏好塑造模型中,政党则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或社会政治权力的运用对选民的偏好进行塑造和影响,以取得选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政党普遍呈现出"去意识形态化"和"政策选择趋同化"的倾向,这对政党政治乃至民主政治的存在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作者 曹胜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Committee of the CP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Anthony 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M].Harper and Row Press,1957.
  • 2[英]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 3[挪]斯坦因.U.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