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7,共12页
Economic Science
参考文献4
-
1檀向球,提云涛,强立.上市公司报表性和实质性资产重组鉴别与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1999(6):49-54. 被引量:12
-
2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1999,34(6):21-28. 被引量:340
-
3朱武祥,郭志江.股票市场对非流通股比例的价格反应——兼析释放非流通股对股市冲击效应及策略[J].经济研究,1999,34(5):32-38. 被引量:38
-
4卢阿青.借壳上市[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4
-
1陈小悦,陈晓,顾斌.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7(9):13-17. 被引量:159
-
2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1998,33(5):58-64. 被引量:178
-
3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33(7):41-49. 被引量:476
-
4唐国正,许宁,王志诚,史树中.利用可交换债券变现国家股为国家财政融资[J].经济研究,1998,33(10):64-6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387
-
1朱超,易祯,刘宇霄.“人心思稳”——盈余惯性的异质性解释[J].金融科学,2021(1):59-94.
-
2沙叶舟,唐伟霞,李实.外部冲击与中国上市公司韧性——来自“中国制造2025”企业的事件研究证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73-86. 被引量:5
-
3晏超,张子怡.五要素估值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会计信息有用性:事实与反思[J].当代会计评论,2023(1):102-131.
-
4赵选民,戚晓莉.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08(1):38-39. 被引量:2
-
5徐浩峰,王正位.盈余持续性特征与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经济影响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S1):13-20. 被引量:6
-
6杨荣.企业并购重组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因子分析法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4(S1):341-343. 被引量:4
-
7杜俊涛,周孝华,杨秀苔.不同发行制度下IPOs发行价格中会计信息含量[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z1):215-219.
-
8徐笑兵.浅谈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手段[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4):72-74.
-
9刘锴.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探讨[J].江苏商论,2009(1):102-104. 被引量:5
-
10费立明,高俊,申丽杰.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与股价变动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143-1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57
-
1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36(11):3-11. 被引量:785
-
2彭雯,陈贤锦.企业并购绩效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下),2011(3):83-85. 被引量:12
-
3周艳,王初.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15(12):3-4. 被引量:3
-
4张兆国,桂志斌,黄玮.深圳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6):76-80. 被引量:11
-
5檀向球,提云涛,强立.上市公司报表性和实质性资产重组鉴别与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1999(6):49-54. 被引量:12
-
6陈然方.董事会的行为逻辑及改革途径[J].证券市场导报,1999(8):24-26. 被引量:3
-
7李东明,邓世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职能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1999(10):25-30. 被引量:30
-
8胡继之,于华.影响中国股市价格波动若干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9(3):68-87. 被引量:53
-
9陈汉文,林志毅.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2):69-72. 被引量:3
-
10苏锡嘉,彼得.西科德.会计研究方法——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J].会计研究,1992(5):50-5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64
-
1兰宗斌,周子琪.重大资产重组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J].时代金融,2020(30):137-139. 被引量:2
-
2王晨,李新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1):93-96. 被引量:1
-
3李豫湘,武娟.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突变级数法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4):20-23. 被引量:5
-
4刘志远,鄂华.控股权转让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3,1(0):51-76. 被引量:6
-
5周孟亮,冯邦彦,王冬吾.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5):39-41. 被引量:1
-
6黄海霞.干部监督工作走上正轨[J].瞭望,2002(39):22-23.
-
7屠巧平.公司控制权转移与股东收益的实证研究——丽珠集团股权之争案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95-98. 被引量:3
-
8孙毅.目标公司股价上涨的原因探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7-80.
-
9闵亮.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5):97-101.
-
10林朝南,刘星,郝颖.中国上市公司“壳”资源利用行为的财富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10):59-6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28
-
1赵选民,吉月明.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其协同效应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J].财会研究,2020(5):54-58. 被引量:5
-
2宋昕倍,逯东.并购基金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吗——基于“二次并购”视角[J].会计研究,2023(10):61-74. 被引量:1
-
3李倩.基于熵值法的沪深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绩效研究[J].会计师,2022(15):7-11. 被引量:1
-
4沈小燕,庞国庆,高婷.海外并购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2023(1):30-50.
-
5李舒豪.借壳上市中的控制权交易风险应对:业绩补偿承诺制度及其反思[J].金融法苑,2023(1):174-197.
-
6朱雅典,才国伟.股权质押、大股东行为与企业并购[J].金融学季刊,2020(4):1-22. 被引量:3
-
7黄勇,张启伟,张玉洁.并购交易特征因素对合并对价分摊至商誉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理人,2024(1):26-38.
-
8张晨宇,毛新述,毛聚.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价值创造——基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证据[J].管理科学学报,2023,26(10):36-55. 被引量:8
-
9蔡宁,吴国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治理作用:研究回顾与中国实践[J].当代会计评论,2019(3):17-43. 被引量:3
-
10蒋冠宏.并购如何提升企业市场势力——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1(5):170-188. 被引量: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