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生成、价值与运作——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点。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村庄内生和行政外赋是村民自治制度生成的双重逻辑架构。同时,村民自治也是一种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其制度运行历经了政治参与到政府治理再到社区建设的价值嬗变过程。在发展导向上,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关注民生、彰显民意。因此,要在民主程序的创新实践中提升基层民众的民主能力,培养民众的基本民主素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本形式的村民自治,已经催生和引发了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政治效应,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 陈浩天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2,共4页 Truth Seek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与机制研究"(08AZZ0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徐勇.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夏季号).
  • 2戴维?赫尔德;燕继荣.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3乔万尼·萨托利;冯克利;阎克文.民主新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4刘伟.论村落自主性的形成机制与演变逻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133-140. 被引量:54
  • 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 6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7D.North.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 8阿兰·斯密德;刘璨;吴水荣.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9赵树凯.乡村观察手记(二十一)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中的“参与”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7(1):52-5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16

  • 1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2(4):2-11. 被引量:112
  • 2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0-252页.
  • 3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 4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89页.
  • 5郑浩谰.《“村落共同体”与乡村变革--日本学界中国农村研究述评》,《乡村中国评论》(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 6许倬云著.《从历史看管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 7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 8寺田浩明.《权利与冤抑--清代听讼和民众的民事法秩序》,载于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212页.
  • 9丁荷生,郑振满主编.《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 10奥衬郁三.《中国的官僚制与自治的接点》[J].法制史研究,(1969).

共引文献63

引证文献23

二级引证文献1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