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高粱水分利用效率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确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C4作物高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主要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充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高粱水分利用效率领域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对影响高粱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从作物种类、光照、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现有高粱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
郭锐
丁玉川
董二伟
王劲松
焦晓燕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06-02-03)
关键词
高粱
水分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4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34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20
1
于沪宁,刘萱.
麦田CO_2通量密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1990,11(3):18-22.
被引量:8
2
山仑,徐炳成.
论高粱的抗旱性及在旱区农业中的地位[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342-2348.
被引量:88
3
房全孝,陈雨海.
节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耗水规律及其生态基础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18(3):18-22.
被引量:23
4
梁宗锁,李新有,康绍忠.
影响夏玉米单叶WUE的冠层因子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1996,5(1):13-16.
被引量:14
5
王建林,于贵瑞,房全孝,齐华,王秋凤.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制约因素与调节[J]
.作物杂志,2007(2):9-11.
被引量:25
6
山仑.
节水农业与作物高效用水[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1):1-5.
被引量:66
7
苏佩,山仑.
多变低水环境下高粱高产节水生理基础的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7,3(4):305-308.
被引量:18
8
孙常青,郭志利,卢成达.
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791-793.
被引量:14
9
张岁岐,李秧秧.
施肥促进作物水分利用机理及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1):185-191.
被引量:53
10
王玉国,贺润喜,苗果园.
不同高粱抗旱品种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
.生态农业研究,1998,6(1):20-2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54
1
李秧秧.
钾营养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3,8(4):94-98.
被引量:4
2
应叶青,吴家胜,戴文圣,黎章矩.
柃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366-370.
被引量:34
3
李秧秧,上官周平,陈培元.
快速干旱下钾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1993,2(3):48-52.
被引量:9
4
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刘允芬.
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植被湍流通量测定分析[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2):57-66.
被引量:38
5
宋霞,于贵瑞,刘允芬,任传友,温学发.
开路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通量观测比较研究[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2):67-76.
被引量:10
6
刘允芬,宋霞,孙晓敏,温学发,陈永瑞.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CO_2通量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2):109-117.
被引量:64
7
张锡梅,徐勇,山仑.
不同作物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性[J]
.生态学报,1989,9(1):97-98.
被引量:17
8
李生秀,李世清,高亚军,王喜庆,贺海香,杜建军.
施用氮肥对提高旱地作物利用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和效果[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12(1):38-46.
被引量:165
9
上官周平,李英,陈培元,张春雷,薛青武,梁银丽.
氮肥和底墒对小麦同化产物累积与运转的调节效应模型[J]
.西北农业学报,1994,3(2):63-68.
被引量:8
10
畅肖文,田瑞琴,赵学军.
山西水资源现状与农业节水对策探讨[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4(3):15-1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34
1
王志平,李昌伟,王克武,赵茂林,郑雅莲,张娜,朱青燕.
不同灌水条件对小麦节水品种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
.北京农业,2007(15):3-7.
被引量:2
2
王艳玲,王鸿斌,赵兰坡.
吉林省西部盐化黑钙土区芝麻水肥耦合效应研究[J]
.土壤通报,2004,35(4):430-434.
被引量:7
3
房全孝,陈雨海,李全起,于舜章,罗毅,于强,欧阳竹.
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34-39.
被引量:52
4
赵允格,邵明安.
不同整地方式下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40-44.
被引量:11
5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安顺清,阳园燕,毛飞,赵花荣.
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52-156.
被引量:79
6
董宝娣,张正斌,刘孟雨,徐萍.
水分亏缺下作物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31-34.
被引量:14
7
关军锋,李广敏.
施磷对限水灌溉小麦根冠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102-105.
被引量:18
8
霍竹,王璞,付晋峰.
秸秆还田下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5,20(1):100-104.
被引量:9
9
张丽,张兴昌.
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氮素、光照的互作效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43-46.
被引量:29
10
文卿琳,柳伟祥.
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1):58-6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7
1
张权中,荆家海,王韶唐.
不同肥力水平下水分胁迫对高粱、糜子幼苗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2):46-49.
被引量:11
2
易现峰,张晓爱.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上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05,24(3):306-314.
被引量:36
3
张伟,吕新,曹连莆.
不同氮肥用量对棉花冠层结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80-87.
被引量:24
4
孙辉,谢嘉穗,唐亚.
坡耕地等高固氮植物篱复合经营系统根系分布格局研究[J]
.林业科学,2005,41(2):8-15.
被引量:7
5
罗俊,张华,徐良年,吕建林,陈如凯.
甘蔗不同品种光合特性比较及其聚类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8):1562-1569.
被引量:37
6
单雪琴,侯淑琴,荆玉祥.
根瘤菌在宿主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及其命运[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5,37(7):522-526.
被引量:2
7
杨延兵,高荣岐,尹燕枰,张春庆,管延安.
氮素与品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78-81.
被引量:33
8
杨朝旭,周宜君,李璇,冯金朝,康跃虎.
不同灌溉方式下萝卜叶片光合速率和Rubisco的变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4(1):58-63.
被引量:3
9
姜静,姜莹,杨传平,郭敏,李开隆,刘桂丰,李慧玉.
白桦航天诱变育种研究初报[J]
.核农学报,2006,20(1):27-31.
被引量:43
10
雷振生,林作楫,杨会民,陈钦高.
黄淮麦区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6,11(1):70-75.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7
1
牛焕琼.
3种豆科树种结瘤苗木对干旱胁迫的光合响应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3,42(2):82-87.
被引量:3
2
呼瑞梅,陈永胜,李国瑞,王振国,李岩,李默,邓志兰,崔凤娟,徐庆全.
不同灌水时期对高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4):414-417.
被引量:7
3
曹夏禹,张翔,肖洋,任杰宇,潘国艳.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比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以鄱阳湖湿地为例[J]
.人民长江,2017,48(5):17-20.
被引量:9
4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邵强,杨彬,柳青山.
高粱种质材料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鉴定及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2018(5):45-53.
被引量:10
5
罗琳,刘鉴,孙小程,吉雪花.
盐酸羟胺诱变黄瓜的生长及光合特征[J]
.中国瓜菜,2019,32(11):13-18.
被引量:2
6
索荣臻,王明玖,赵天启,王娜,刘雪骄,刘嘉伟.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不同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比较与聚类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42(2):255-263.
被引量:15
7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吐尔逊·吐尔洪,伊斯拉依·达吾提,王卉,周大伟.
氮肥不同追施方式对甜高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24,61(2):326-33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段如雁,韦小丽,简才源,张怡,王樱琳,冯艳.
根瘤菌对花榈木2年生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2014,43(2):102-107.
被引量:8
2
刘庭玉,成启明,张玉霞,格根图,侯美玲,朱爱民,王晓龙,贾玉山.
科尔沁沙地饲用高粱品种比较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4):130-134.
被引量:11
3
王金华,王明月,张武先,熊智,刘绍雄,郑毅.
石漠化地区4株豆科植物根瘤菌与红三叶的共生效应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4,43(5):53-57.
被引量:7
4
史丽娟,曹昌林,白文斌,张建华,彭之东,范娜,李光.
水分对高粱产量性状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5,43(7):840-843.
被引量:2
5
王春虎,王振胜,王云霞.
8个高粱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10-14.
被引量:5
6
闫凤霞,常建忠,曹昌林,范国华,柳青山.
拔节期和灌浆期不同阶段灌水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6(4):123-126.
被引量:5
7
潘佳,范燕,李荣,陈利军,胡小文.
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菌株的筛选[J]
.草业科学,2016,33(8):1536-1549.
被引量:8
8
潘国艳,曹夏禹,张翔,邴建平.
鄱阳湖苔草枯水期的水分利用策略[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97-103.
被引量:4
9
陈彦兵,况润元,曾帅.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鄱阳湖湿地典型植被识别分析[J]
.人民长江,2018,49(20):19-23.
被引量:10
10
郑鹏飞,余新晓,贾国栋,刘自强,张永娥,朱栩辉.
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3):727-734.
被引量:14
1
杨小文,刁太文.
高粱种子萌发发苗过程中水分需求的量化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2
谭念童,林琪,姜雯,刘义国,李玲燕.
限量灌溉对旱地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日变化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805-811.
被引量:39
3
白涛.
灌区混凝土防渗渠道冻胀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241-241.
被引量:1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