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0年第5期12-13,共2页
Forestry Finance & Accounting
参考文献13
-
1曾汉祥,吴琦生.试论澳大利亚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早期运动——兼议谁最早提出和实现八小时工作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1):26-33. 被引量:4
-
2孟根其其格.劳动时间的稀缺性与生产力矛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1):61-62. 被引量:2
-
3刘艳.论美国工作伦理的演变与缩短工时运动的兴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8):106-111. 被引量:2
-
4梁大伟.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转折--以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6(4):142-146. 被引量:3
-
5刘有锦.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工时制度的演变情况[J].中国劳动,1986(12):22-25. 被引量:4
-
6张维达,吴宇辉.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范畴与时间经济学[J].学术月刊,1995,27(8):41-48. 被引量:3
-
7张世鹏.西欧的失业与缩短劳动时间的问题[J].西欧研究,1992,10(2):14-18. 被引量:2
-
8孟钟捷.试析魏玛德国劳资关系的演变——以8小时工作制的兴衰为中心[J].世界历史,2011(4):48-58. 被引量:4
-
9熊斌.从世界工时的演变趋势看我国工时制度的发展方向[J].企业文明,1995(5):7-8. 被引量:2
-
10王硕.劳资危机促成8小时工作制[J].国际公关,2014(1):74-7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李剑鸣.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J].历史研究,1992(1):20-34. 被引量:11
-
2张友伦.美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无关吗[J].美国研究,1987,1(4):120-136. 被引量:4
-
3孟钟捷.劳资利益团体合作与一战结束前后的德国社会——试论《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起源及其意义[J].世界历史,2006(1):92-99. 被引量:12
-
4约瑟夫.施特莱歇尔:<1918年以来的劳资关系:一次对劳资之间力量关系发展的研究,特别关注劳资利益组织》,德国弗赖堡大学法学系1924年博士论文(未刊本),第10页.
-
5《1923年10月13日授权法》沃尔夫冈.鲁格等编:《德国历史文件集1919-1923,第82页》.
-
6[法]勒帕日 著,李燕生.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
7[美]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
-
8Benjamin Franklin. Moral and Literary[ M ]. Chiswick : the press of C. Whittingham,2013.
-
9Massachusetts Bar Association. Massachusetts Law Quarterly [ Z ]. Cambridge : The Association, 1921.
-
10Richard B. Morris. Government and Labor in Early A- merica [ M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6.
共引文献8
-
1孔晓萌.论德国青年运动与希特勒青年团的历史联系[J].历史教学问题,2022(2):109-117.
-
2任灵兰.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2012(3):82-106.
-
3杨洪晓.澳大利亚劳动仲裁制度的历史演变与评价[J].山东工会论坛,2020,26(1):42-49.
-
4谢廷东.美国镀金时代铁路业腐败的表现与影响[J].西部学刊,2020(21):46-49.
-
5宋敏,付浩然.工作时间适度性研究述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35(1):114-124. 被引量:6
-
6付浩然,宋敏.权利视角下工时制度演进的历史回顾[J].山东工会论坛,2021,27(2):35-44. 被引量:1
-
7柴彦威,陈昱龙,罗雪瑶.时间城市规划的概念、内容与方法——兼论时间城市规划的时间观、空间观与人间观[J].国际城市规划,2024,39(3):3-11. 被引量:3
-
8封磊.从礼拜到星期再到周末:星期休息在近代以降中国社会的功能之变[J].近代中国,2024(2):197-222.
同被引文献35
-
1钟国昌.论分类经营条件下的林业投融资政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4):250-252. 被引量:6
-
2张桦.信托在林业投资中的应用——非公有制商品林投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5):287-290. 被引量:6
-
3李燕,刘捷,齐崇辉.林业投资结构与投融资渠道初探[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12):13-15. 被引量:3
-
4刘晓光,陈姚.论市场、政府与林业融资[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5):11-12. 被引量:7
-
5李浪.非公有制林业主体融资问题的思考[J].浙江林业科技,2005,25(2):69-74. 被引量:10
-
6郑宇,肖平.林农参与林业投资的障碍分析[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5M):39-41. 被引量:16
-
7田宝强,关萍.中国林业经济增长与投入要素相关程度分析及对策选择[J].林业经济,1995(3):62-67. 被引量:5
-
8薛艳.资产证券化与林业融资[J].农场经济管理,2006(3):59-60. 被引量:5
-
9李全.刍议我国森林资源的市场化保护[J].林业经济,2006(6):50-53. 被引量:3
-
10张兰,张彩虹.商品林项目融资风险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69-7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6
-
1胡凤华.基层林权融资模式的探索[J].商,2012(15):157-157.
-
2龙儒臻.复合林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绿色科技,2010,12(9):25-26. 被引量:3
-
3冼礼卓.浅析林业的经营理念[J].大观周刊,2012(27):136-137.
-
4王佰平,王昕,牛根祥.林业融资相关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4):89-90. 被引量:2
-
5刘洋.对于我国林业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4(1):376-377. 被引量:1
-
6王震,刘伟平.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林业企业融资影响因子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1):11145-11147.
-
1刘振宇.营林资金有偿使用的思考[J].绿色财会,1994,0(10):14-15.
-
2杨荣俊.营林资金有偿使用初探[J].林业经济,1989(1):30-34. 被引量:1
-
3夏芬.营林资金短缺的对策[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9(9):25-25.
-
4张明豪.加强营林资金的计划管理 抓紧营林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J].林业经济问题,1986,6(3):38-39. 被引量:5
-
5"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课题组.论林木资产评估与会计核算的关系[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8(11):36-37.
-
6专家建议引入项目融资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J].造纸信息,2005(2):9-9.
-
7胡济舟,张长交.亦论营林资金运动和有偿使用[J].林业经济问题,1987,7(3):46-50.
-
8谢昌禄.提高林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几点建议[J].林业经济问题,1988,8(1):33-34.
-
9冯杰.南方集体林区营林资金问题初步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1991,11(4):46-49.
-
10李意敏.国有林场营林投资的内部审计探讨[J].绿色财会,2008(9):20-2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