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0年第2期38-39,共2页
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参考文献14
-
1崔国斌.论网络服务商版权内容过滤义务[J].中国法学,2017(2):215-237. 被引量:212
-
2杨立新.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规则检视[J].法学论坛,2019,34(3):89-100. 被引量:40
-
3司晓.网络服务提供者知识产权注意义务的设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6(1):78-88. 被引量:61
-
4王杰.网络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新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38(3):100-113. 被引量:66
-
5张茜,汪恭政.论大数据时代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4):39-44. 被引量:3
-
6王利明.论网络侵权中的通知规则[J].北方法学,2014,8(2):34-44. 被引量:85
-
7朱开鑫.从“通知移除规则”到“通知屏蔽规则”——《数字千年版权法》“避风港制度”现代化路径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20(5):42-52. 被引量:42
-
8冯术杰.论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的过错形态[J].中国法学,2016(4):179-197. 被引量:77
-
9姚志伟.公法阴影下的避风港——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为中心[J].环球法律评论,2018,40(1):100-109. 被引量:62
-
10徐伟.网络侵权治理中通知移除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破解[J].法学,2015(1):131-141.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180
-
1杨明.《侵权责任法》第36条释义及其展开[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3):123-132. 被引量:97
-
2梁志文.论通知删除制度——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批判性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7,8(1):168-185. 被引量:21
-
3陈志国,姚瑞虹,张奇.不良视频特征提取与重复检测技术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41(4):32-36. 被引量:2
-
4周光权.结果假定发生与过失犯——履行注意义务损害仍可能发生时的归责[J].法学研究,2005,27(2):57-65. 被引量:24
-
5王迁.论版权法中的间接责任[J].科技与法律,2005(2):50-59. 被引量:40
-
6王迁.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5(9):52-56. 被引量:25
-
7王迁.论版权“间接侵权”及其规则的法定化[J].法学,2005(12):66-74. 被引量:55
-
8廖焕国.注意义务与大陆法系侵权法的嬗变——以注意义务功能为视点[J].法学,2006(6):28-33. 被引量:59
-
9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8)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2号民事判决书.
-
102006年5月30日发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共引文献558
-
1卢鑫,刘淑均.类型化视域下二次创作短视频版权定性及治理探究[J].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22(1):129-144.
-
2张璐.平台管理内容可见性的权力及其规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3):100-117. 被引量:1
-
3郭琛.新媒体技术革命下广告自律审查机制的适应性规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3):44-54. 被引量:4
-
4吕姝洁,文莉.网络侵权中权利人错误通知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J].天津法学,2021,37(4):64-73. 被引量:1
-
5赵泽睿.推动平台治理协同关系的法律改革——为何政府、企业、公众的协同需要法律基础?[J].数字治理评论,2023(1):139-161.
-
6孙那.避风港制度中反通知机制的完善——以UGC内容为分析视角[J].私法,2019,0(2):216-231. 被引量:5
-
7彭学龙,刘鑫.云计算平台知识产权间接侵权责任认定研究[J].数字法治,2024(1):40-53. 被引量:2
-
8吴汉东,陈骞.基础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内容管理义务的反思与重构[J].数字法治,2023(5):38-52. 被引量:6
-
9北京互联网法院课题组,张倩,李婉星,毛春联.二次创作短视频侵权及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网络法律评论,2023(1):123-142.
-
10蔡元臻.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专门化研究[J].中外法学,2021,33(5):1227-124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107
-
1占新华,周立祥.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J].生态环境,2003,12(4):487-492. 被引量:38
-
2江希流.农药优先监测品种的筛选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3,1(6):1-15. 被引量:46
-
3朱元春,何亚明,单建国,田鑫.太阳光催化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4,24(4):248-251. 被引量:2
-
4毛应明,蒋新,王正萍,王芳,邓建才.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2):11-15. 被引量:21
-
5魏红,童少平,刘维屏.泡沫镍/铁粉脱氯降解莠去津[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1):92-95. 被引量:4
-
6付广云,韩长秀.有机磷农药及其危害[J].化学教育,2005,26(1):9-10. 被引量:59
-
7毛萌,任理.室内滴灌施药条件下阿特拉津在土壤中运移规律的研究Ⅰ.物理模拟与参数确定[J].水利学报,2005,36(5):581-587. 被引量:5
-
8乔雄梧,马利平.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及其对持留性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1995,11(4):5-8. 被引量:25
-
9王辉,赵春燕,李宝明,孙军德.微生物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36(5):791-794. 被引量:13
-
10崔婧,高乃云,汪力,魏宏斌.UV—H_2O_2工艺降解饮用水中阿特拉津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5):43-4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9
-
1张大弟.我国农用农药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20(z1):1-5. 被引量:7
-
2王辉,赵春燕,李宝明,孙军德.微生物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36(5):791-794. 被引量:13
-
3李一菲,郭栋生,袁小英.除草剂阿特拉津对血清体系中性激素干扰机理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1067-1070. 被引量:3
-
4邱罡,谢凝子.农药莠去津的危害与非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35(1):73-77. 被引量:6
-
5黄秀山.天仙湖水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3):108-111. 被引量:2
-
6李玉梅,王根林,刘征宇,郭炜,于洪久,魏丹.生物炭对土壤中莠去津残留消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4(2):137-141. 被引量:8
-
7李清波,黄国宏,王颜红,刘孝义.阿特拉津生态风险及其检测和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5):625-628. 被引量:120
-
8于海燕,王广祥,崔海兰,魏守辉,刘煜财,陈景超,李香菊.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在玉米不同种植区应用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研究[J].玉米科学,2021,29(4):128-135. 被引量:9
-
9汤亚飞,王焰新,蔡鹤生,Broder J.Merkel.有机磷农药的使用与污染[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26(1):11-14. 被引量:59
二级引证文献221
-
1贾玉玲,彭惠民,彭方毅,蔡强,何苗,施汉昌.鲫鱼脑AChE制备及对几种有机磷农药敏感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23-27. 被引量:9
-
2杨阳,刘霞,毛禄刚,刘优钱.食品中莠去津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2):316-322. 被引量:6
-
3王新胜,黄少斌.固相好氧反硝化同步去除水中硝酸盐和阿特拉津可行性研究[J].环境工程,2015,33(1):57-61. 被引量:3
-
4郑国,王淑贤,李学军,王颖慧,靳铁耕.谈化学农药污染及其引发的生物效应[J].辽宁农业科学,2004(4):26-27. 被引量:3
-
5徐士霞,苑宇哲,姚春生,李旭东,刘志君,王跃招.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中弹琴蛙蝌蚪(Rana adenopleura)的行为模式[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4):446-450. 被引量:8
-
6栾新红,丁鉴峰,孙长勉,汉丽梅,吕秋凤,杨建成.除草剂阿特拉津影响大鼠脏器功能的毒理学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6):441-445. 被引量:25
-
7毛应明,蒋新,王正萍,王芳,邓建才.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2):11-15. 被引量:21
-
8姜俊红,金玲,朱朝荣,路玉杰.农业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385-386. 被引量:7
-
9沈根祥,黄沈发,陆贻通,张大弟,唐浩.水溶性农药稻田流失特性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43-46. 被引量:1
-
10程燕,周军英,单正军,陈建群.国内外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62-66. 被引量:18
-
11989年全国汽车市场需求量预测[J].汽车情报,1989(8):18-19.
-
2李桂玲,王军.2005~2020年我国动物产品需求量预测[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2):27-27.
-
3张巧玲.发展中国家的电信业务需求量预测[J].邮电设计技术,1990(8):59-65.
-
4王鹤祥,郑燕华.上海市出租汽车需求量预测[J].上海交大科技,1989(2):26-28.
-
5方金水.广州市彩电需求量预测[J].统计与预测,1992(1):17-20.
-
6杨燮庆.世界海上能源运输和船舶需求量预测[J].船舶,1995,6(6):57-57.
-
7全国农药需求量预测[J].化工开发与设计,2000(13):39-40.
-
8束放.全国农药需求量预测[J].农药通讯,2000(6):7-8.
-
9赵涤飞.GSM网络用户数量预测方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6,4(14):11-11. 被引量:1
-
10马长琳.中国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预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8):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