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3,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引文献57
-
1马志强,翟文建.“拓展训练”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影响的试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3-14. 被引量:31
-
2雷建卢,牛长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67-68. 被引量:6
-
3颜红根.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2):41-46. 被引量:1
-
4张启胜.论素质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百色学院学报,2001,15(3):80-83. 被引量:2
-
5邱同和,马兰芳.“减负”与课外作业[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82-85.
-
6刘文华.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6):94-96. 被引量:4
-
7刘照蓉,范晓宇.素质教育在法学教育中的贯彻与实施[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2):39-42.
-
8郝新生,任昌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90-95. 被引量:16
-
9季学军.高师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109-111. 被引量:1
-
10魏佳勇.传统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启发式教学之对比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1,21(6):51-5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57
-
1顾智明.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视角和方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6(3):22-25. 被引量:4
-
2李梁.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引领高校和谐发展[J].管理观察,2008(23):82-83. 被引量:1
-
3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0(2):31-38. 被引量:182
-
4杜时忠.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9,20(9):44-48. 被引量:71
-
5叶蓬.人的全面发展与伦理教育[J].广东社会科学,1998(1):75-79. 被引量:13
-
6朱德生.为我关系浅议[J].中州学刊,1991(4):35-40. 被引量:1
-
7刘永红.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19-22. 被引量:2
-
8秦村.论思想教育应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5):46-48. 被引量:1
-
9刘黎明.体育运动与人性的复归[J].四川体育科学,2000,19(2):14-15. 被引量:4
-
10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22(1):5-6.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14
-
1于文谦,任兵.竞技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7):40-41. 被引量:2
-
2陈立国.论体育的人学观[J].体育与科学,2003,24(1):33-35. 被引量:16
-
3徐魁峰,罗箭华.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察,2001(3):22-24. 被引量:1
-
4王旭东.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价值[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B11):94-95. 被引量:3
-
5Mark Logan.复合材料引领飞机制造业的新时代[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6(11):19-20. 被引量:1
-
6刘玉侠.反思“素质教育”改革[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1):3-5. 被引量:4
-
7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4):142-147. 被引量:13
-
8马继军.文化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J].宁夏社会科学,2009(5):143-145.
-
9刘书勇.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6(1):81-83.
-
10肖亚玲.独立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5,0(8):131-132.
二级引证文献45
-
1王聃,何胜保.体育人类工效学研究的问题向度与学理思考[J].体育与科学,2020,0(1):43-47. 被引量:1
-
2聂西洪,孔文焕.漫谈高考指挥棒下素质教育的现状[J].文教资料,2006(7):109-110. 被引量:1
-
3田林,吴光远.论体育对艺术的贡献[J].运动,2011(16):146-147. 被引量:1
-
4王忠.简析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运动,2013(22):68-69. 被引量:9
-
5田林.论体育对挫折教育的价值体现[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1,25(4):95-98. 被引量:2
-
6李黎明.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认识误区及其成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218-220. 被引量:2
-
7李先燕,董小玲.我国体育生活运动阻力及实现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31-33. 被引量:1
-
8覃林,李荣娟.竞技运动的价值观[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9-12. 被引量:2
-
9方桂芳.对现代体育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21-22. 被引量:3
-
10李振武.素质教育流行观点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7):88-89.
-
1郭三玲.从马克思关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学说看现今的基础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3):182-183. 被引量:1
-
2黄金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J].东疆学刊,2002,19(2):38-40.
-
3米如群.论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7(4):121-125. 被引量:1
-
4孙振东,刘书勇.试论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贡献[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1995,21(3):14-18.
-
5王玉芬.发展性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6):74-75. 被引量:7
-
6纪皓月.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0(8):9-11.
-
7谭月娥.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45-46. 被引量:2
-
8谭玉林.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代青少年的素质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3):117-120. 被引量:1
-
9张恒忠.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意义[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2,10(3):1-8.
-
10吴萍.素质教育初探[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