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许多中药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造成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有两类 ,即药物因素与机体因素 ,药物因素包括药物的有效成分、剂量、炮制方法、配伍 ,机体因素是指机体的功能状态。
作者
郭东艳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8-48,共1页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双向调节
中药
影响因素
有效成分
剂量因素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3
1
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93.
2
王裕生 邓文龙 等.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9,404,982.
3
张炳鑫.临床中药炮制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22
1
张虹玺,李春雨,王莉.
皮下神经离断术结合中药治疗肛门瘙痒症86例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9):6-7.
被引量:1
2
于爽,孙芙蓉,盛滢.
新鲜药用芦荟外敷在周围静脉化疗中的应用[J]
.中原医刊,2005,32(11):30-30.
被引量:3
3
黄伟明.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6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5,27(7):517-518.
被引量:1
4
袁海宁,邓一鸣,吴健林.
益气健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303-304.
被引量:2
5
沈亚娟.
不同部位中药敷贴佐治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J]
.上海护理,2007,7(5):53-54.
被引量:5
6
李红子,金正勇.
蓝光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49-4150.
被引量:6
7
吕小芳,庄美琼,叶瑾,刘燕平.
消肿祛瘀散眼罩对眶周瘀血外敷温度的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250-1251.
8
蒋明英.
复方丹参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1999,28(3):226-226.
9
顾林,孙福来,石劲松,袁凯.
小麦胚的挤压膨化[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10):44-46.
被引量:9
10
金宏.
浅谈甘草药理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78-79.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
50
1
张明发,沈雅琴.
薏苡仁药理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2007,28(8):360-363.
被引量:65
2
李佺,魏武英,徐立然.
评麻黄的发汗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1):17-18.
被引量:3
3
周建华,李磊.
浅谈中药药量变化的双向效应[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10(A02):87-87.
被引量:5
4
李兰青.
地黄药理研究进展[J]
.中成药,1994,16(9):47-49.
被引量:28
5
倪慕云,边宝林.
地黄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7):41-43.
被引量:47
6
王梅娟.
中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7-8.
被引量:6
7
张晓双,白黎明.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4):14-15.
被引量:9
8
李书光,郭世宁,单虎.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探讨[J]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2):106-109.
被引量:3
9
元阿萍 刘超 等.熟地多糖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351-353.
10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2.
引证文献
6
1
李书光,郭世宁,单虎.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探讨[J]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2):106-109.
被引量:3
2
宋超.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探析[J]
.首都医药,2010,17(24):33-34.
被引量:4
3
黄霞,庆慧,王惠森,刘惠霞.
熟地水煎剂及其提取物对小鼠外周血象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成药,2002,24(2):111-113.
被引量:36
4
何婷,赵薇,华国栋.
从中药量效关系论临床用药剂量的适当性[J]
.现代中医临床,2014,21(6):37-39.
被引量:9
5
冯晓玲,张璇,潘林.
补肾健脾固冲方治疗青春期功血的辨证思路[J]
.现代中医药,2016,36(2):54-57.
被引量:4
6
刘方洲,张雪侠,郭晓燕,李士瑾.
地萸补肾固冲方对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组织中FSHR和LHR的影响[J]
.中医研究,2020,33(2):66-7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袁扬,翟双庆,刘雨昕,张芯雨,刘婷.
大黄的临床应用规律综述[J]
.中医临床研究,2023,15(3):1-5.
被引量:8
2
黄霞,刘惠霞,邵静.
熟地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92-793.
被引量:23
3
何明大,罗红波.
治疗老年性痴呆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0):53-55.
被引量:1
4
黄霞.
熟地黄现代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4,23(5):25-26.
被引量:24
5
黄霞,刘杰,刘惠霞.
熟地黄多糖对血虚模型小鼠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68-1170.
被引量:52
6
路晓钦,高月,梁乾德,谭洪玲.
四物汤中不同组分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J]
.中成药,2005,27(10):1189-1193.
被引量:7
7
余晓东,郭秀芝.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与临床应用[J]
.齐鲁药事,2005,24(11):682-685.
被引量:2
8
曹道俊,黄霞,刘惠霞.
熟地多糖补血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附熟地多糖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317-1318.
被引量:5
9
王玉华,王伟.
地黄多糖的研究概况[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81-83.
被引量:12
10
李力,张彩霞,曹丽蓉,李霞.
养血升白方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的研究[J]
.北京中医,2007,26(7):447-450.
被引量:11
1
李欣.
影响中药剂量的几个因素[J]
.泰山卫生,2004,28(1):46-46.
被引量:1
2
林竹贞,姚美村,蓝明雄,刘培庆,钟国平,皮荣标.
冰片对阿魏酸钠在小鼠血浆和脑区中分布的影响[J]
.中草药,2008,39(4):551-556.
被引量:5
3
许良银,程宜福.
不同剂量四氧嘧啶与禁食对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4,23(4):251-252.
被引量:6
4
翁玉贞.
喜炎平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报告浅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3):113-114.
被引量:7
5
关卿,李嫣.
浅议中药毒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医药信息,2006,23(6):29-31.
被引量:3
6
关卿.
中药毒性及其影响因素[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86-87.
被引量:1
7
李学林,刘瑞新.
试论“丸者,缓也”[J]
.中国药房,2008,19(24):1917-1919.
被引量:24
8
叶吉明,龚汉明.
中药毒性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49-251.
被引量:20
9
邱礼高.
浅析影响中药疗效的调剂因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2):161-161.
10
关霞.
喜炎平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4):115-115.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