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适度幸福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幸福是人的需要得以满足的生理和心理体验,是人生价值意义的生成过程。幸福观则是人们对于生活过程的道德评价。适度幸福观是扬弃和超越利己与利他、禁欲主义与享乐主义的两极对立而整合升华的合理的、正义的、符合人性的应然幸福观。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追求"物质丰饶的纵欲无度"的活动中,把全球生态环境持续地推向了全面危机的深渊。要从根本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关注和改善民生,就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切实变革人的活动方式与生存方式,倡行适度幸福观。
作者
崔永和
程爱民
机构地区
私立华联学院思政部
出处
《唯实》
2012年第6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适度幸福观
人的全面发展
生存方式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2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董玲.
美德伦理的方法在环境伦理研究中的运用:西方EVE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9):89-94.
被引量:10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5.
5
黄万盛.
人文关怀的历史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09,25(1):1-8.
被引量:15
6
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97.
7
王治河.
中国的后现代化与第二次启蒙[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2):51-60.
被引量:18
8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237.
9
温家宝.要加强古村落保护应吸取拆真建伪教训[N].京华时报,2011-09-07.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叶朗.
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1):50-56.
被引量:28
2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
Philip Cafaro.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 An Introduction[J]. Philosoph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2001, 8 (2).
4
Ronald Sandier. The External Goods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es[J]. Environmental Ethics, 2003, 25 (3).
5
Thomas E Hill. Ideals of Human Excellence and Preserving NaturalEnvironments[J]. Environmental Ethics, 1983, 5 (3).
6
Philip Cafaro. Thoreau, Leopold, and Carson: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 [J]. Environmental Ethics, 2001, 22 (1),.
7
Philip Cafaro. Thoreau's Living Ethics: Walden and the Pursuit of Virtue[M]. Athens, G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4.
8
Ronald Sandler, Philip Cafaro (eds).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M]. New York: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9
Rohert Elliot. Faking Nature: The Ethics of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0
Ronald Sandier. Towards An Adequate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e[J].Environmental Values, 2004, 13 (4).
共引文献
420
1
杨玉华.
中国为什么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J]
.天中学刊,2005,20(3):12-14.
2
孔陆泉.
按要素分配中的公平正义观:一种社会心理的矫正——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开的一道难题[J]
.社会主义研究,2006(1):31-34.
被引量:5
3
陈文通.
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兼与董德刚教授商榷[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1):46-54.
被引量:1
4
王东,林锋.
马克思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重新评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J]
.新视野,2006(1):43-46.
被引量:5
5
尚东涛,张桂芳.
技术:人的非对象化的空间[J]
.齐鲁学刊,2006(3):126-131.
被引量:1
6
许光伟,韦伟.
劳动合约原论——分工对合约的关系及其理论应用[J]
.社会科学研究,2006(4):56-61.
被引量:3
7
程言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力产权诠释[J]
.探索,2006(4):157-161.
被引量:4
8
宋建波.
马克思和恩格斯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原因新探[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75-77.
9
唐凯麟.
和谐社会与市场规范理性[J]
.道德与文明,2007(1):75-80.
10
李少斐,李冬俐.
“非公”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统一性[J]
.晋阳学刊,2007(2):54-58.
同被引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3版.
3
黄万盛.
人文关怀的历史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09,25(1):1-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黄信.
经济增长、国民幸福与人的发展——基于改革和转型的经济学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5,31(8):10-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丘小维.
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6,32(11):25-30.
被引量:3
2
吴克昌,刘志鹏.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民获得感指标体系评价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3):13-20.
被引量:24
1
陆杰荣.
论哲学世界观的品格与命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5):48-51.
2
匡利民.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的全面发展[J]
.文史博览(理论),2008(5):28-29.
被引量:2
3
陆群.
湘西苗族春日节庆:神话中的死亡与习俗的“化生”[J]
.民族论坛,2008(8):20-21.
4
毕淑敏,牛志强.
感动是一种能力[J]
.文苑,2005(2):1-1.
5
如明.
享受黄昏[J]
.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6):45-45.
6
高军祥.
从权力意志看尼采美学的基督教思想[J]
.学理论,2009(23):73-75.
7
朱宝信.
简议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构成的三个角度[J]
.哲学动态,1999(3):38-38.
8
于泉蛟,关巍.
略论唯物史观审视历史的基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贡献[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5):18-21.
9
冉春燕.
“天人合一”:构建生态和谐的哲学渊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18-20.
被引量:2
10
陈蔚.
略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2):31-33.
唯实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