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涉及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作者
王江华
机构地区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出处
《全国商情》
2012年第4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经济
现阶段
可持续发展
农业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傅先庆.略论“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向”.新华文摘,1998,(3):43-4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脚注1).
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地大汪安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精品课程,2007.
4
王悦洲.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J]
.农村经济,2004(12):81-84.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姚德仓.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
.甘肃理论学刊,1998(1):39-41.
被引量:1
2
张平,林素蓉.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唯一选择[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4-78.
被引量:3
3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年4月5日.
4
向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2年..
5
秦大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2年..
6
金丽馥.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2003(1):1-3.
被引量:14
7
庞跃辉.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J]
.理论探讨,2003(3):13-16.
被引量:2
8
杨雍哲.
环境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
.求是,2004(5):12-1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12
1
方杰.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乡镇经济,2005,21(7):33-35.
被引量:10
2
叶琪.
循环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J]
.新疆农垦经济,2005(11):21-24.
被引量:1
3
叶琪.
循环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95-98.
被引量:1
4
方杰,张婷,刘应洪,史晓娟.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实现四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村经济,2006(6):96-99.
被引量:12
5
李承宗.
“生态人”价值观新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25-28.
被引量:8
6
李辉作,吴翔.
以循环经济理论提升现代农业解决三农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从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的角度研究现代农业的负面效应[J]
.农业与技术,2007,27(1):1-3.
被引量:3
7
李辉作,曹玉霞.
试论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模式问题——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模式[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5):95-98.
被引量:7
8
贾媛.
科技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9):58-59.
9
崔文彦,汪全荣.
对海西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04-206.
10
畅明琦,刘俊萍.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性态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8):9-1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4
1
程倩,任丽雯,丁文魁,王鹤龄,杨华,李兴宇.
不同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对玉米株高、果穗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9):19-23.
被引量:18
2
肖焱波,李隆,张福锁.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种间相互作用及氮转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965-973.
被引量:133
3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严君,李晓慧.
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9,24(2):176-179.
被引量:72
4
张向前,黄国勤,卞新民,赵其国.
红壤旱地玉米对间作大豆和花生边行效应影响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8):1010-1017.
被引量:20
5
王建林,徐正进,魏树和.
水稻株型育种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辽宁农业科学,2000(4):23-27.
被引量:22
6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
西北沿黄灌区不同作物间套作大豆产出效果分析[J]
.大豆科学,2013,32(5):614-619.
被引量:18
7
李隆.
间套作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403-415.
被引量:220
8
李永刚,王丽艳,张思奇,孙丽萍,赵同雪,徐澜坤.
玉米连作障碍主要因子对苗期玉米生长影响的初步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2017,42(2):27-31.
被引量:16
9
杜春凤,曹瑾,马琨,代晓华,何文寿.
间套作栽培作物种间关系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2017,38(2):67-72.
被引量:12
10
张晓娜,陈平,庞婷,杜青,付智丹,周颖,任建锐,杨文钰,雍太文.
玉米/豆科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7,35(4):484-490.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1
1
唐兴勇,申磊,王秀媛,曲慧杰,孙雪莹,刘政,宿可,刘婷婷,尉雯雯,张帅,王家平,程志博,张伟.
玉米‖大豆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2022,8(2):9-14.
1
颜蕾,朱秋白.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探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3(12):41-44.
被引量:2
2
周莉蓉.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西藏的战略途径[J]
.西藏发展论坛,2013(4):33-37.
被引量:2
3
贾莉,阎小培.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生态经济,2001(3):18-20.
被引量:7
4
张学军.
论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2008(7X):108-109.
被引量:1
5
张廷银.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观点综述[J]
.学习论坛,1997,13(2):40-41.
6
代亮.
浅析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166-166.
被引量:2
7
张明.
绿色发展贵在践诺[J]
.山西青年,2016,0(11):92-92.
8
刘音.
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
.今日财富,2010(6):71-72.
9
彭新育,侯先荣.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4):45-47.
被引量:1
10
邓斌.
南宁市各县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31(6):8-11.
全国商情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