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管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分析现代世界观和生态危机的关系,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世界观及其扭曲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对现代性批判的同时,提出通过确立后现代生态世界观走向生态文明的解决道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相信,中国是当今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
作者 孟根龙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54-257,共4页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M].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 2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 3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7.
  • 4小约翰·B·柯布.后现代公共政策[M].李际,张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62.
  • 5克莱蒙生态宣言[J].世界文化论坛,2011,45(4).
  • 6John B. Cobb,Jr. Is it too late? A theology of ecolo gy[M]. California.Bruce Press, 1972 . 13.
  • 7柯布,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4(3):5-10.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6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