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1期72-72,共1页
Journal of Comprehensive Stomatology
参考文献8
1 黄子响.高等教育转型的深化与高校文化创新[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8):57-59. 被引量:2
2 刘启迪.中国课程改革需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J] .当代教育科学,2012(22):14-17. 被引量:22
3 纪德奎,赵晓丹.文化认同视域下乡土文化教育的失落与重建[J] .教育发展研究,2018,38(2):22-27. 被引量:36
4 南海.中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文化学反思[J] .职教论坛,2012,28(15):39-41. 被引量:3
5 高文兵.坚守创新文化定力坚定伟大复兴梦想——关于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动力转换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7(12):13-16. 被引量:5
6 王永锋.论新时代继续教育改革的逻辑与方略[J] .终身教育研究,2018,29(2):9-18. 被引量:9
7 陈美红,曾青云.中国传统成人教育精神的现代重构[J] .成人教育,2019,39(7):8-13. 被引量:3
8 肖磊.课程改革的困境与文化重建的迷茫[J] .基础教育,2016,13(6):53-6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54
1 王永红,黄甫全.课程现代化:跨世纪的思考——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2):1-9. 被引量:30
2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74
3 General Secretary of National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ommitte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09, Chin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评价——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8):3-10. 被引量:9
4 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0):3-7. 被引量:169
5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48-57. 被引量:225
6 邓志伟.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5):44-46. 被引量:6
7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 .教育学报,2006,2(2):3-10. 被引量:58
8 罗祖兵.课程改革的文化阻隔及其突破[J] .中小学管理,2006(5):11-13. 被引量:3
9 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0):3-10. 被引量:24
10 张华,刘宇.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1A):17-2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71
1 叶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23(10):80-82. 被引量:2
2 郑开锦.论新时代乡村工匠的意蕴、特质与历史使命[J] .大视野,2022(3):11-17. 被引量:2
3 张淑辉.英语学习者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的构建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26-128. 被引量:4
4 张铭凯,靳玉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动因、本质与路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6(5):71-75. 被引量:44
5 肖磊.课程改革的困境与文化重建的迷茫[J] .基础教育,2016,13(6):53-61. 被引量:6
6 赵富学,程传银,王俊莉.论体育课程的创新路径——基于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视角[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4):87-92. 被引量:4
7 赵富学,程传银.基于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向度的体育课程创新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1):117-123. 被引量:11
8 张东方,侯蕾蕾,曹兆华,谢军,闫长虹,赵伟涛,亓瑞豪,张玉波.口腔医学专科学生对微课知晓率的调查[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87-89.
9 汤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变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7):3-6. 被引量:3
10 刘亭亭.中国课程学术话语自主建构的困境及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3):44-4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4
1 俞凯,杨钧,李满敬.负压引流在腮腺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3):469-470. 被引量:18
2 Henney SE, Brown R, Phillips DE. Parotidectomy : the tim- ing of post -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J ]. Eur Arch Otorhi- nolaryngol,2010,267( 1 ) :131 - 135.
3 彭歆,俞光岩,黄敏娴,马大权.负压引流与腮腺术后涎瘘[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15(6):455-456. 被引量:46
4 梁利荣,赵士芳,杨为江,王沙彬,阮方超.腮腺术后负压引流与正压引流的对比研究[J] .口腔医学,2003,23(6):356-357.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4
1 叶又园.负压引流球在腮腺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探讨[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2):1669-1669. 被引量:4
2 王涛,符志勇.负压引流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作用[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6):79-81. 被引量:16
3 孙强.负压引流在腮腺术后预防涎瘘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18-1119. 被引量:3
4 赵璧,陈娟,戴进东,杨新华.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4):395-3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3
1 潘友珍,甄金霞,郑振麟.肛周深间隙脓肿术后负压球持续引流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9):746-748. 被引量:3
2 叶钦,陈爱华,郑珠妹.腮腺肿瘤围手术期63例护理[J]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139-140.
3 杨夏玲,杨保刚,顾卫燕,戴杰.弹力套在腮腺肿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120-120. 被引量:8
4 刘华丽,刘海.腮腺肿瘤伴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6):10-11. 被引量:1
5 赵志鸿,白志刚,王玉芳,刘俊飞,李予闽,刘洪波,温永春.皮下置管负压引流防治肥胖患者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前瞻性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10):1080-1083. 被引量:25
6 李志强,艾伟健,刘曙光.加压包扎时间对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3):173-174. 被引量:22
7 朱洪芹,李晓光,屈文东.腮腺混合瘤46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2,18(5):63-64. 被引量:1
8 陈梅.腮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吉林医学,2012,33(26):5778-5778. 被引量:1
9 郭苗,杨玉凤,张净,戚苏娜.腮腺术后弹力面罩与传统绷带应用效果比较[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2):132-133. 被引量:2
10 张菊红,郎云琴,戴杰,林亚琴.优力舒弹力绷带在腮腺肿瘤术后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57-758. 被引量:10
1 程碧云.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0):340-340. 被引量:1
2 刘红旗.负压引流封闭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剥脱伤后期皮肤坏死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0):2490-2490.
3 薛景凤,王笑茹,张炎.面神经局部缺血对面神经核超微结构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2005,28(5):549-551. 被引量:12
4 陆雪明,王树钦.负压引流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7):218-219. 被引量:3
5 克热木·阿巴司,赵莉,刘慧,林兆全,龚忠诚.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脓肿症状的改善作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2):803-803.
6 叶敏,李建胜,周惠芬,钱钧.无负压引流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6):27-28.
7 凌红芬,张倍.两种引流装置在整形外科植皮部位引流的效果观察[J] .价值工程,2011,30(15):325-325.
8 魏红云.一次性输液器的妙用[J] .现代护理,2005,11(22):1893-1894. 被引量:2
9 陈秀女.加温涡流式冲洗结合VSD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观察与护理[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789-1791. 被引量:10
10 丁明华,李贺海,邱红刚,张丽,郝金燕,付慧芳.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与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溃疡疗效分析[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2,24(2):119-12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