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发展 辉煌的成就——交通教育五十年的奋斗历程
被引量:1
出处
《交通高教研究》
2000年第1期1-5,7,共6页
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参考文献15
-
1陈益民,贺行洋,李永鑫,苏英.矿物掺合料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材料导报,2006,20(8):28-31. 被引量:96
-
2艾水平.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性能影响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6,52(12):34-36. 被引量:3
-
3谢迁,陈小平,温丽媛.用于水泥砂浆矿物掺合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混凝土,2016(3):89-93. 被引量:16
-
4宋军伟,方坤河,朱街禄,陈俊.铜矿渣混凝土强度与脆性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35(10):33-37. 被引量:18
-
5宋旭艳,孙保金,韩静云,郜志海.几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脆性及早期开裂性能影响比较[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6):86-90. 被引量:15
-
6李颜秀,夏京亮,周永祥,刘康,杨元喜.不同岩石粉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45(1):105-108. 被引量:18
-
7张永存,李青宁,房辰泽.矿物掺合料改善水泥砂浆脆性和抗裂性的研究[J].人民黄河,2016,38(9):126-130. 被引量:3
-
8袁玲,陈贤树,李化建.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脆性的影响[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1(4):3-5. 被引量:13
-
9曾力,刘数华,吴定燕.水泥矿物成分和掺合料对砂浆脆性的影响[J].水力发电学报,2003,22(2):74-79. 被引量:13
-
10陈琳,潘如意,沈晓冬,马素花,黄叶平,钟白茜.粉煤灰-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和水化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10,13(3):380-384.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147
-
1阎培渝.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7,35(S1):167-171. 被引量:104
-
2曾力,刘数华,吴定燕.提高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4,23(5):32-35. 被引量:5
-
3潘伟才,王天頔.活化铜矿渣的组成及胶凝特性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1(1):91-99. 被引量:8
-
4孙家瑛.钢渣微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5,8(1):63-66. 被引量:76
-
5吴中伟.高技术混凝土[J].硅酸盐通报,1994,13(1):41-45. 被引量:29
-
6王爱勤,张承志.水泥石-集料界面过渡区的形成机理及改善途径[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4(5):18-20. 被引量:14
-
7刘数华,方坤河,曾力.粉煤灰和硅粉对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2):12-13. 被引量:6
-
8陈剑雄,李鸿芳,陈寒斌.石灰石粉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2005,34(4):27-28. 被引量:50
-
9沈晓冬,马素花,王洪芬,钟白茜.含硫铝酸钙硅酸盐水泥中粉煤灰活化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6,34(2):175-182. 被引量:20
-
10高丹盈,王占桥,钱伟,赵广田.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能及裂缝张开位移[J].硅酸盐学报,2006,34(2):192-198.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263
-
1郭慧,高锐,周俊杰.掺和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四川水泥,2022(9):12-14.
-
2李雁,吕恒林,殷惠光,张连英,李兵,刘瑞雪.单掺及双掺高强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5,45(2):1-4. 被引量:8
-
3崔自治.混凝土抗裂的粉煤灰效应[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2(4):14-16.
-
4崔自治.混凝土抗裂的粉煤灰效应[J].节水灌溉,2005(1):31-33. 被引量:6
-
5刘数华,何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裂性的试验研究[J].化学建材,2005,21(2):50-52. 被引量:11
-
6刘数华,方坤河,曾力.降低高强混凝土脆性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5,8(2):150-153. 被引量:25
-
7刘数华,曾力,吴定燕.水泥矿物成分对砂浆脆性系数的影响[J].水泥技术,2005(3):63-64. 被引量:2
-
8刘数华,曾力,吴定燕.碾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8):1071-1073. 被引量:3
-
9刘斯凤,秦鸿根,庞超明.地铁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性能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48-50. 被引量:16
-
10刘数华,方坤河,曾力.提高高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7):8-10. 被引量:10
-
1李中浩.十年磨一剑——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建设纪实[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7):2-6. 被引量:7
-
2丁锋,魏兰.中国核潜艇之路[J].军工文化,2015(2):50-53.
-
3胡素青.广东海事局培训中心人记忆重现十年奋斗历程 再回首 已植入永恒[J].珠江水运,2013(16):28-29.
-
4沈媛媛.共创重庆公交的美好未来——访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茂超[J].人民公交,2010(6):29-31.
-
5本刊编辑部.沧桑巨变谱华章——写在“中铁物资”成立30周年之际[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4(8):19-19.
-
6赵群.新年献词[J].机电工程,2012,29(1).
-
7王超.“东进”十年[J].中国公路,2010(17):106-107.
-
8小文.半路出家的程序员日记[J].计算机应用文摘,2008,24(19):106-107.
-
9赵凯.坚持自主创新 引领智能交通产业健康发展——访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策划总监鲁骏[J].中国科技成果,2014(2):27-31.
-
10李京淑.姚生军 爱上“轨道”的这些年[J].科技潮,2012(11):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