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5大类型之一。自1926由Barre和Lieou年首次提出相关症状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方面对CSA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颈椎生物力学失衡是引起颈椎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
许晓冬
李芬
席芸琴
机构地区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出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85-586,共2页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椎动脉型
颈椎病
发病机制
分类号
R681.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58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参考文献
21
1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56.
2
刘亚民,任炜,刘矩,杨敏杰,冯世庆,马巍.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DSA研究[J]
.现代医用影像学,1996,5(2):60-63.
被引量:9
3
Haynes M J, Milne N. Color duplex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human vettebral arteries during cervical rotation [ J ]. J Clin Ultrasound, 2001,28 : 14 - 24.
4
刘巍,成红兵.
成人椎动脉第二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
.交通医学,2002,16(3):245-246.
被引量:26
5
Simon G, Csiky B. Effect of neonatal sympathectomy on the devel- opment of structural vascular changes in angiotersin 1] treated rats [ J ]. J Hypertens, 1998,16 ( 1 ) :77 - 84.
6
孙树椿,张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观察与诊断[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1):28-30.
被引量:60
7
洪乐鹏,杨丹迪,许孟杰,李沃棠.
颈椎横突孔和椎动脉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J]
.广州医学院学报,1997,0(2):34-36.
被引量:4
8
赵森,刘执玉,毕玉顺,周小龙,邹智荣,李贵宝,宋涛.
椎动脉椎前部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1):51-53.
被引量:18
9
华锦明,郑祖根,范跃进,蔡丽君.
成人颈段椎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5):445-447.
被引量:7
10
刘文波,谢增华,吴珊,刘豫蓉.
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寰枢关节不稳相关性的X线平片测量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6):1641-164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柏蕙英,陈文英,戴棣华,张美娟,程祺荣.
颈椎横突孔与椎动脉的测量及观察[J]
.解剖学报,1983(3):225-231.
被引量:10
2
陈鸿儒,杨克勤(指导),张潭澄(指导),李吉,孙尔玉.
颈椎骨测量在临床上的应用[J]
.解剖学报,1982(2):141-147.
被引量:13
3
胡永吉,杨敏杰,强永乾,马巍.
椎动脉造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1994,3(6):247-250.
被引量:5
4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被引量:2442
5
杜学刚,黄子治,李丽.
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初步探讨(附65例临床报告)[J]
.颈腰痛杂志,1995,16(3):141-142.
被引量:39
6
王玉海.
颈椎脊神经沟的形态学研究[J]
.解剖学杂志,1996,19(2):101-104.
被引量:8
7
周卫,蒋位庄,章永东,李星.
环枢关节错缝与上颈段解剖的关系[J]
.中国骨伤,1996,9(1):5-6.
被引量:64
8
冯世庆,杨敏杰,胡海涛,马巍,张涛,刘淼,耿介,张晓卫.
1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6,17(2):228-230.
被引量:36
9
张镜如 乔健天.生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
10
刘植珊 杨瑞和 等.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1-711.
共引文献
658
1
黄锦军,严欣.
经筋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浅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2):274-274.
2
韦邦程,钟玉兰.
手法复位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5):94-95.
3
赵永华,张建华,汪泓,刘振.
一指禅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6):30-31.
被引量:3
4
武震,刘晓化,张军,唐东昕,孙树椿.
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家兔血清CK和LDH含量观察[J]
.中国骨伤,2007,20(z1):61-62.
被引量:5
5
宋浩铭.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8):40-41.
被引量:2
6
方岩,袁治国,朱涛,刘文斌.
复方丹参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颈性眩晕[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5):110-111.
7
任龙喜,赵巍,张彤童,白秋铁,韩正锋,陈焜,王洁颖,王岩松,张敏.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6,15(4):205-209.
被引量:22
8
钱红.
颈椎病的诊治[J]
.中国伤残医学,2006,14(5):88-90.
被引量:3
9
丁家明,余庆波,张洪.
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4):10-11.
被引量:9
10
戎利民,董健文,刘斌,谢沛根,史德海,蔡道章.
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附48例分析)[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9):398-40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7
1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被引量:2442
2
宋文静,隋显玉,聂伟志,石关桐.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研究进展[J]
.中国骨伤,2005,18(1):60-61.
被引量:6
3
孙宇,李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被引量:501
4
廖信祥.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
.颈腰痛杂志,2006,27(2):151-152.
被引量:30
5
王元周,王军良.
分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46例[J]
.陕西中医,2007,28(1):65-67.
被引量:9
6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4.
7
赵淑兰,吕明,胡秀华.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机理实验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4):46.
8
刘红梅,李涛.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16-18.
被引量:1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8.
10
景改萍,唐建良.眩晕的病因及l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3):417-419.
引证文献
5
1
栾军,杨奇浓,戴国奎.
TCD在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9):1261-1263.
被引量:6
2
傅悦渊,孟永骏,郑国富.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1):907-908.
被引量:3
3
王晓东,朱立国,于杰.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的临床研究概述[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3):80-82.
被引量:85
4
冯意伟.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16,39(2):44-45.
被引量:10
5
秦娜.
血塞通片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0):102-103.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程浩,竺义亮,将正文,王小娟,吕鹏,鲁齐林.
补肾清肝协定方治疗肾虚肝旺型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0(3):48-51.
被引量:4
2
程暘,林洁.
针刺印堂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5):715-716.
被引量:5
3
何昌生,王明福.
加味薯蓣丸治疗眩晕病60例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6):153-154.
4
丁美.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4):151-151.
5
马荣兰.
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
.贵州教育,2000(4):31-31.
6
王蔚琳.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病因分析及治疗现状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89-191.
被引量:34
7
谢伟玲.
多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在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3):1809-1811.
被引量:7
8
李义凯,赵德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质疑[J]
.颈腰痛杂志,2016,37(1):5-7.
被引量:10
9
陈玉华.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95-96.
被引量:3
10
郑宇,党建军,程宏毅,李强,齐磊,王雷,于杰,王建武,辛荣超,李文高,赵强.
可调式颈椎固定牵引器个体化牵引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
.中医正骨,2016,28(7):53-56.
被引量:7
1
徐仲翔.
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J]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2):124-125.
2
郭金明,赵新梅,依萨穆丁.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08,37(6):546-547.
被引量:1
3
郭文英,杜春丽.
彩色多普勒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颅外段的观察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40(9):902-903.
4
王万选.
按摩静滴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
.按摩与导引,2006,22(1):16-16.
5
张玮琛,王杨.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1):4847-4848.
被引量:2
6
丁亚芳.
椎动脉型颈椎病院外康复指导效果观察[J]
.中原医刊,2006,33(3):22-22.
7
田永军,杨松涛,胡晓梅.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8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61-163.
被引量:4
8
高淼.
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家庭心理医生,2015,11(5):491-492.
9
马新平,姜燕.
火针加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3):188-188.
被引量:4
10
方向,蔡永亮,金珊,陈怀珍.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替扎尼定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2):131-132.
被引量:3
宁夏医学杂志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