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新品种垦稻201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河北省水稻集中在唐山市唐海、丰南、滦南、乐亭和秦皇岛市抚宁等县区,稻区光照充足,全生育期180d左右,是我国一季稻生长最长地区,土壤以盐碱土为主,地处滦河下游灌溉区,灌溉条件十分便利,产量水平较高,稻米适口性好,是我国北方主要的优质稻高产区。
作者
王永新
李建广
张秀和
机构地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153-154,共2页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河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962201108D0322013D)
关键词
栽培要点
水稻
选育
品种
秦皇岛市
全生育期
滦河下游
灌溉条件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启星 张秀和 冯瑞光.河北省水稻品种的演变及90年代以来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华北农学报,2005,:114-119.
2
张启星,王永新,张秀和.
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耐逆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76-178.
被引量:13
3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垦殖与稻作,2005(1):18-19.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邓光辉,张再兴,曾令祥,代继跃,金桃叶,杨玉顺.
贵州稻种资源苗期抗旱性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1989,17(3):1-4.
被引量:1
2
张启星,左永梅.
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病抗虫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57-259.
被引量:4
3
张启星 张晓东 王秀萍.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品质性状评价及相关性研究.华北农学报,2004,:27-32.
4
中国水稻所.中国水稻种植区划[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4-126.
5
河北省制图院编制.新河北地图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4.14-123.
共引文献
56
1
辛保平,刘明久.
水稻插秧苗数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6(4):5-6.
被引量:3
2
王永新,张秀和,李建广.
超高产粳稻垦稻2015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14-15.
3
刘明久,许桂芳.
不同种植方式对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42-3643.
4
冯瑞光,孟令起.
河北省水稻育种目标及发展策略[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12-14.
被引量:3
5
冯瑞光,孟令启,宁文书,史彩荣.
国审水稻新品种金穗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08(7):121-122.
被引量:3
6
何灵芝,吴兰英,黄可,车崇洪.
不同播种期与不同密度对杂交水稻金优T36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8,25(7):1-2.
被引量:6
7
肖勇,张荣萍,戴红燕,蔡光泽,张培锋.
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抽穗期叶片性状的影响[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8-11.
被引量:1
8
黄振才.
种植密度对双晚优质稻宜优673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27-29.
被引量:9
9
樊红柱,曾祥忠,张冀,吕世华.
移栽密度与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137-1141.
被引量:44
10
李育生,车崇洪,黄仁敏,余启发,郑忠阳.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中优T16超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0,27(10):1256-1256.
被引量:4
1
刘平贵,李雪菊.
黄淮海平原面临沙漠化的潜在威胁[J]
.科技导报,2001,19(5):56-60.
被引量:3
2
崔景波.
浅谈灌区发展与管理[J]
.河北水利,2010(8):21-21.
3
杨志锋.
唐山市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零突破[J]
.农机科技推广,2013(8):36-37.
4
田士波,付荫英.
稻象甲—1越冬情况调查[J]
.河北农业科技,1990(2):16-16.
被引量:2
5
周印华,霍启光,高庆艳.
信息化系统在滦河下游灌区的应用[J]
.河北水利,2010(5):20-20.
被引量:1
6
于化文,王桂平.
滦河下游地区适宜推广的几种高效栽培模式[J]
.河北农业,1997(3):12-12.
7
闰连仲,闰升华.
单产提高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
.中国水产,1988(5):9-9.
8
赵博.
唐山市水田机械化打浆机的推广及应用[J]
.农家致富顾问,2015,0(8):147-148.
9
王亚南.
唐山市沿海稻作区发展低碳农业措施探讨[J]
.河北水利,2012(6):44-44.
10
李栋.
有机种植“柏各庄大米”回归自然61年北方稻米名镇柏各庄转型有机种植[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26):46-47.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