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宿迁市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10年来,水稻纹枯病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连年大发生,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笔者通过对本区多年调查资料的分析,认为造成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的主要因子为7~8月降雨日数、氮肥施用量、水稻种植耕作制度、种植密度、防治技术到位情况等。据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水稻纹枯病的综合治理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选准药剂、加大用水量、提早防治。
作者
程玲娟
机构地区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植保站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7,共4页
China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发生
原因
防治
分类号
S435.11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4
1
张忠谋,刘天龙,朱元良.
水稻纹枯病连续重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188-188.
被引量:17
2
程玲娟,王金强,王孝春.
气象因子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之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5):35-37.
被引量:9
3
侯伟,董元海,程玲娟,王广兰,周莉,蔡武宁.
轻型栽培条件下小麦纹枯病发生及防治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8):17-19.
被引量:9
4
余功明,胡春锦,黄思良,等.水稻纹枯病病害生理研究进展[c]∥中国植物病理学.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212-21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乃中,李金兵,刘宝平.
楚州区水稻纹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改进[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4):102-103.
被引量:6
2
张武利,曹炳宏,许成生.
五河县2008年水稻纹枯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52-152.
被引量:8
3
张国忠,李荣,林根土.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104-104.
被引量:13
4
裴吉兵.
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66-166.
被引量:18
5
陈德团,李友政,杜金河.
宿迁市1999年小麦纹枯病重发因素浅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1):12-13.
被引量:2
6
刁春友,李希平,韩梅,陆云梅.
江苏省麦类纹枯病历史发生情况回顾和影响因素探讨[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1):11-1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8
1
孙永军,施保国.
淮安市水稻纹枯病大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
.植物医生,2012,25(2):4-5.
被引量:1
2
马祥友,陈培胜,凌建明.
不同药剂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8,25(12):71-71.
3
王东明,胡达亚,郭林永.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策略[J]
.农技服务,2009,26(2):54-55.
被引量:2
4
沈海英.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10,27(7):866-866.
被引量:3
5
孙永军,施保国.
淮安市水稻纹枯病大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4):546-547.
被引量:4
6
王丽,霍治国,张蕾,姜玉英,肖晶晶,卢小凤.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2,31(7):1673-1684.
被引量:38
7
张万民,马辉,洪晓燕,屈丽莉,范垂鹏,张丹,朴春树.
辽宁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及粉虱种群演替情况[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7):27-28.
被引量:10
8
肖兴勇.
安县杂交水稻制种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与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8-129.
9
杨敬辉,吉沐祥,文平兰,陈宏州,庄义庆.
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生防活性[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6):1288-1293.
被引量:9
10
邱玉秀.
应用病株率划分水稻纹枯病病级的研究[J]
.广西植保,2013,26(1):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3
1
王应,袁建国.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探索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6):120-121.
被引量:66
2
许志英.
水稻稻曲病与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2(15):48-48.
被引量:2
3
王裕中,吴志凤,史建荣,陈怀谷,邵伯坤.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与病害消长因素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1994,21(2):109-114.
被引量:39
4
张电学,韩志卿,刘微,高书国,候东军,李国舫,常连生.
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6):742-749.
被引量:64
5
路海明,李存庆,杨军.
陕西省镇巴县2005年水稻稻曲病流行原因浅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2):76-76.
被引量:5
6
卜玉山,苗果园,周乃健,邵海林,王建程.
地膜和秸秆覆盖土壤肥力效应分析与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1069-1075.
被引量:187
7
曹启光,陈怀谷,杨爱国,张银贵,林玲,于汉寿.
稻秸秆覆盖对麦田细菌种群数量及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J]
.土壤,2006,38(4):459-464.
被引量:16
8
韩宾,李增嘉,王芸,宁堂原,郑延海,史忠强.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48-53.
被引量:133
9
高茂盛,廖允成,尹振燕,于稀水,吴清丽.
麦秸还田对隔茬冬小麦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2):303-308.
被引量:19
10
张承胤,代丽,甄文超.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部病害化感作用的模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298-30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6
1
赵永强,徐振,张成玲,杨冬静,孙厚俊,谢逸萍.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5):1063-1067.
被引量:17
2
王文明.
秸秆还田的利弊浅析[J]
.南方农业,2017,11(34):103-105.
被引量:12
3
程玲娟,王超,曹影,罗军,朱毛.
宿迁市水稻纹枯病发生概况及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效果[J]
.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0):64-66.
被引量:3
4
程玲娟,孙学磊,王文清,郑志军,周航.
宿迁市宿豫区水稻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2018,34(5):63-66.
5
张奎,邹兵,宋贺,黄婷,车钊,柯健,董召荣.
耕播方式及秸秆还田对皖北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1):111-116.
被引量:10
6
程玲娟,孙学磊,郭雪洁,丁宁.
加强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助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J]
.中国植保导刊,2020,40(10):102-10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许建平,邵长亮.
丰台区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业信息,2021,33(5):51-58.
被引量:2
2
陈丽鹃,周冀衡,陈闺,柳立,谭军.
秸秆还田对作物土传病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8,32(6):535-540.
被引量:13
3
刘金,高美玲.
淮阳县秸秆绿色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
.乡村科技,2018,9(1):110-111.
4
郑文秀,吕钊钦,张万枝,刘正铎,鹿瑶,李玉道.
单行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6):1-9.
被引量:15
5
张奎,邹兵,宋贺,黄婷,车钊,柯健,董召荣.
耕播方式及秸秆还田对皖北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1):111-116.
被引量:10
6
于振波,刘玉萍,李广来,刘薇,贾琳琳.
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析[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12(5):28-31.
被引量:6
7
殷文格,董二甲,王友好,丁勤之.
沿江圩区稻茬麦机械播种技术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2):45-46.
被引量:2
8
王科,李浩,阎洪,张成,钟文挺,任哓波,孙加威,冯生强,郎梅.
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科技,2019(7):8-10.
9
田雨,李振宇,徐欣,张锦源,陈一民,隋跃宇,焦晓光.
减水减肥对露天菜田黑土氮淋溶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1):50-55.
被引量:7
10
李万星,李丹,靳鲲鹏,李小霞,曹晋军,刘永忠.
晋东南旱作区玉米秸秆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J]
.北方农业学报,2019,47(4):40-46.
被引量:5
1
程玲娟,王金强,王孝春.
气象因子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之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5):35-37.
被引量:9
2
程玲娟,董元海.
宿迁市宿豫区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情况调查[J]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2):35-35.
3
威远县再生稻增产增收[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3(6):7-7.
4
王发明.
保护性耕作需抓住农时技术到位[J]
.农机科技推广,2010(12):36-36.
5
姚春兰,梁铎.
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
.中国马铃薯,2005,19(5):313-314.
被引量:4
6
徐玮,李建军,胡自莉.
宿豫区不同土壤肥力小麦磷、钾肥用量试验研究[J]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2):35-36.
7
卞军,郭国平.
小麦施用麦倒克的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2X):98-99.
8
“平安牌”农田高效开沟机[J]
.农家致富,2007(16):23-23.
9
吴咏梅.
推广先进农机具 促进农民奔小康[J]
.江苏农机化,2006(3):16-17.
10
张华成,马学文.
2甲·苯磺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J]
.杂草科学,2006,24(2):40-42.
被引量:1
中国植保导刊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