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培养合格的工程人才是目前我国教育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发展规模、认证标准及认证程序进行详细分析后,可以看出目前认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
李涛
刘灵芝
机构地区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出处
《大学教育》
2012年第6期21-22,34,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对策研究
分类号
G526.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92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87
参考文献
3
1
都昌满.
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2):27-32.
被引量:47
2
杨连生,蒲彧.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问题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20-24.
被引量:12
3
程明.
电气工程本科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20-12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程明.
电气工程本科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20-122.
被引量:10
2
赵建国,韩学山.
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问题的认识[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S1):70-72.
被引量:11
3
陈新艳,张安富.
中德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质制度之关系比较[J]
.理论月刊,2009(2):145-147.
被引量:5
4
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15-19.
被引量:59
5
李茂国,张志英,张彦通.
积极推进专业评估与认证,引导工程教育协调发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5):10-14.
被引量:35
6
毕家驹.
走华盛顿协议之路[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6):38-42.
被引量:30
7
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
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教育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2):7-11.
被引量:51
8
张志英,王启明.
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体制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2):46-48.
被引量:22
9
袁本涛,王孙禺.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3):58-65.
被引量:26
10
程明,李扬,黄学良.
江苏省品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4):1-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66
1
赵金龙.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J]
.理论观察,2010(4):138-139.
被引量:9
2
张凯.
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及其对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126-126.
被引量:9
3
陈益林,何小其,马修水.
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解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3):84-86.
被引量:3
4
李冰.
提高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课堂教学策略[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3):117-120.
被引量:7
5
都昌满.
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2):27-32.
被引量:47
6
陈益林,何小其,马修水.
应用型大学特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2):105-107.
被引量:11
7
陈益林,马修水,何小其.
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2):25-28.
被引量:6
8
周克宁,张震宇.
浅谈“卓越电气工程师”专业知识要素及培养[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7):5-6.
被引量:2
9
李艺芸,王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探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79-83.
被引量:6
10
张学洪,王文,徐建平.
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对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3):53-56.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192
1
黄福珍,黄伟,李志斌,王佳丽.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非技术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21(S01):22-23.
被引量:5
2
郄海霞,陈艳艳.
秉承卓越: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变革路径与价值趋向[J]
.现代教育管理,2021(2):63-69.
被引量:15
3
姜艳霞,贺婉青,王佳莹.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现状和发展趋势[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4):180-182.
被引量:13
4
高新柱,韩映雄.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分析——兼议我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走向[J]
.大学(学术版),2009(2):73-79.
被引量:8
5
张鹏,孙俊卿,栗中华,张学,甘娜.
基于国际航空专业认证标准的工程教育改革初探[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30(4):33-37.
被引量:6
6
毕家驹.
美国高等教育鉴定及其管理机制的变迁[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1):111-117.
被引量:6
7
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评估的过去、现状和使命——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1):40-42.
被引量:27
8
韩晓燕,张彦通.
试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41-43.
被引量:33
9
张民选.
关于高等教育认证机制的研究[J]
.教育研究,2005,26(2):37-44.
被引量:50
10
房贞政.
实验室建设要有新理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1-2.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29
1
王广,欧阳红,李林永.
地方应用型工科类高校推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6):1-4.
被引量:3
2
王健,陈国铁.
海峡两岸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比较研究[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11(2):138-145.
被引量:17
3
张云鹏.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77-79.
被引量:3
4
武洁.
浅谈工程教育国际化[J]
.神州,2013(19):241-241.
5
杜世云.
工科院校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进行专业建设[J]
.电子世界,2014(12):373-374.
6
沈浩.
基于专业认证视角的创新型学生工作模式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5):187-192.
被引量:6
7
支希哲,韩阿伟.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5(4):44-47.
被引量:45
8
陈建兵,杨小红,钱立武.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5(6):129-131.
被引量:6
9
张煜,田维,李文锋,吴青,陈志方.
面向双师双能的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5):263-265.
被引量:7
10
张煜,田维,赵章焰,吴青,鄂晓征.
面向工程认证的课程体系阻抗辨识方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5):297-2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7
1
谢晓兰,林丽芹,谢秀利,袁俊生.
“IEET”工程认证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育目标制订——以泉州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99-101.
2
张升堂.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科教导刊,2022(31):63-65.
被引量:1
3
李延鑫,许琦.
高职扩招背景下《工程地质》课程多元化教学探讨[J]
.内江科技,2021,42(4):136-137.
被引量:1
4
吕晓方,柳扬,周诗岽,李恩田,周昊,赵会军.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4):141-142.
被引量:3
5
余应淮,彭小红,叶晓霞.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9):80-84.
6
龚龑,张永军,秦昆,周军其.
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大类培养学习状态分析[J]
.测绘地理信息,2022,47(S01):1-4.
被引量:3
7
李九阳,陈立,胡广朝,赵庆明,李长雨.
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相结合促传统专业内涵式发展[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85-89.
被引量:14
8
梁园丽,谢冬娣,谭韩英,刘云芬,段振华,韩春阳,帅良.
新发展背景下食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策略[J]
.包装工程,2022,43(S02):146-149.
被引量:7
9
金莹,郭伟光.
新工科视角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探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1):165-167.
被引量:3
10
安双利,何玉安.
“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在工程认证证中的教学探索[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4):312-315.
被引量:2
1
毕家驹.
关于中国工程专业认证的所见所思[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3):10-18.
被引量:39
2
赵琦.
切实做好专业认证 正确导向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20-22.
被引量:6
3
张纯,赵卫.
专业化视野中的教师继续教育[J]
.师道(人文),2005(1):40-41.
4
杨连生,蒲彧.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问题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20-24.
被引量:12
5
陈玲玲,胡惠闵.
加拿大教师专业教育方案认证制度--以安大略省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2):79-82.
被引量:7
6
邵海昆.
俄罗斯完成中小学电子版教材认证工作[J]
.世界教育信息,2015,28(14):77-77.
被引量:1
7
吴晓波.
关于构建电大教育认证制度的探索[J]
.电大教学,2001(3):10-13.
被引量:2
8
袁莉,John,Gardner(约翰·加德纳),Pamela,Cowan(帕米拉·柯文).
英国“新机会基金”培训的分析及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启示(二)[J]
.教育信息化,2005(11X):66-68.
被引量:1
9
俞仲文.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考——兼论与工程技术教育的关系[J]
.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学报,2004,11(3):11-17.
10
王娜,杨院.
透视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J]
.航海教育研究,2010,27(3):81-83.
被引量:2
大学教育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