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赣南新造油茶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赣南新造油茶林主要病虫害的症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油茶种植户参考。
作者
徐小军
机构地区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林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156-156,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油茶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赣南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胡雪文.
油茶常见病害及防治[J]
.安徽林业,2003,0(6):25-25.
被引量:4
2
杨坚.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7):66-68.
被引量:25
3
詹祖仁,陈锡桓,张龙华,张登强,叶春珍.
尤溪县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0(1):40-43.
被引量:18
4
刘建昌,赵晓青,胡小康,宋祥兰.
“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丰产栽培技术[J]
.经济林研究,2011,29(1):166-170.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谭晓风,胡芳名,谢禄山,石明旺,张党权,乌云塔娜.
油茶近成熟种子表达的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分析[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17-23.
被引量:32
2
胡芳名,谭晓风,仇键,张党权,乌云塔娜,石明旺.
油茶种子表达的主要储藏蛋白基因及其分析[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24-26.
被引量:28
3
谭晓风,胡芳名,谢禄山,石明旺,张党权,乌云塔娜.
油茶种子EST文库构建及主要表达基因的分析[J]
.林业科学,2006,42(1):43-48.
被引量:59
4
张龙华,詹祖仁,罗盛健.
尤溪县毛竹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对策[J]
.中国林副特产,2007(1):87-88.
被引量:8
5
张党权,谭晓风,王晓红.
查尔酮合酶与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特征及转基因应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2):87-91.
被引量:36
6
刘作梅,赵倩,谭晓风,等.赣南油茶高产优良无性系的ISSR分子鉴别[C]//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2009:55-59.
7
詹祖仁,张文勤,罗盛健,张龙华,张登强.
化学农药污染问题及可持续森林保护对策[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3):280-283.
被引量:10
8
张党权,谭晓风,陈鸿鹏,曾艳玲,蒋瑶,李魏,胡芳名.
油茶SAD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林业科学,2008,44(2):155-159.
被引量:42
9
詹祖仁,张龙华,罗盛健,张登强.
浅析现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导方针[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21):255-255.
被引量:5
10
张党权,彭万喜,刘其梅,马清芝,谭晓风,陈鸿鹏,田华.
油茶壳高品位资源化利用的Py-GC/MS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2008,23(6):161-165.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45
1
何学友,蔡守平.
福建省油茶病虫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4):181-184.
被引量:14
2
杨坚.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7):66-68.
被引量:25
3
肖金辉.
福清市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探讨[J]
.林业勘察设计,2008,28(2):111-113.
被引量:6
4
靳爱仙,周国英,李河.
油茶炭疽病的研究现状、问题与方向[J]
.中国森林病虫,2009,28(2):27-31.
被引量:68
5
黄长文.
德化县油茶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2):106-110.
被引量:7
6
詹祖仁,陈锡桓,郑宏,张春兰.
福建省油茶病害的发生与预防[J]
.中国林副特产,2012(1):55-57.
被引量:3
7
邓卓喜.
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
.热带林业,2011,39(4):42-46.
被引量:16
8
伍南,刘君昂,周国英,闫瑞坤.
利用高光谱微分指数反演油茶炭疽病病情指数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6):777-781.
被引量:7
9
陈丽文,张广波,李文杨,范阳阳.
油茶高产种植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48-50.
被引量:4
10
徐小军,王育芳.
上犹县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
.江西林业科技,2012,40(4):31-3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
1
潘礼文,黄远洪.
福建上杭油茶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0(24):59-60.
被引量:1
2
杨坚.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7):66-68.
被引量:25
3
戴祝富,孙爱香,蒋莲君,邰德喜,纪小兰.
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方法[J]
.农业装备技术,2007,33(5):28-29.
被引量:1
4
周国英,宋光桃,李河.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应对措施[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6):179-182.
被引量:40
5
许国华.
油茶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46-146.
被引量:15
6
詹祖仁,陈锡桓,张龙华,张登强,叶春珍.
尤溪县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0(1):40-43.
被引量:18
7
何学友,熊瑜,蔡守平,韩国勇,詹祖仁,陈德兰,钟景辉.
油茶害虫名录[J]
.武夷科学,2010,26(1):11-30.
被引量:28
8
邓卓喜.
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
.热带林业,2011,39(4):42-46.
被引量:16
9
李志生.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2(6):64-65.
被引量:4
10
本刊讯.
“福建油茶主要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J]
.林业科技开发,2014,28(2):6-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肖斌,肖力.
大余县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其防治措施[J]
.生物灾害科学,2018,41(3):213-217.
被引量:4
2
阳艳华.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的研究探讨[J]
.农村科学实验,2021(6):38-39.
被引量:1
3
何艳秋.
西林县软枝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简介[J]
.南方农业,2024,18(9):190-19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詹文勇,倪金明,王永友.
试析油茶林低产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J]
.农业科学(2630-4678),2019,2(5):59-60.
2
田艳,张国豪,张龙成,秦杨,陈桂芳,娄利华,宋妮.
重庆油茶主要病虫害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163-165.
被引量:9
3
田开慧.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J]
.河南农业,2022(2):21-22.
被引量:1
4
刘开林.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
.安徽林业科技,2022,48(4):34-36.
被引量:4
5
汪伦齐,李源.
油茶钻蛀类害虫及其无公害防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5):89-92.
1
王美丹,周成楼,曾繁华.
探讨油茶种植技术[J]
.科技与企业,2013(20):314-314.
被引量:3
2
彭林森.
油茶育苗与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17-217.
被引量:5
3
王雅玲,刘志毅,罗嗣件.
论油茶种植技术[J]
.民营科技,2011(10):120-120.
被引量:2
4
马力,陈永忠,彭邵锋,杨正华.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J]
.湖南林业科技,2012,39(5):146-148.
被引量:14
5
龙学为,游国庆.
锦屏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62-64.
被引量:24
6
邓永生,罗德光.
清流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与探讨[J]
.林业勘察设计,2009,29(1):155-157.
7
方胜.
关于油茶培育工艺的浅析[J]
.硅谷,2011,4(3):172-172.
被引量:1
8
沈熙环.
从林木育种的成功经验探讨贵州油茶良种工作[J]
.贵州林业科技,2011,39(1):6-8.
被引量:1
9
马俊凯.
今春肥价或将高位运行[J]
.中国农资,2011(3):13-13.
10
陈德任.
景宁县九龙乡油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7-87.
被引量:8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