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粮价变迁与人们的生计息息相关,清代以来,在人口增长和区域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市场化因素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显现。山西省作为一个重要的商贸省份,光绪(1875—1908)年间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作物与粮争地,种粮成本升高,粮食生产比较收益下降,同时,经济整体萧条,市面上银、钱不敷使用。而另一方面,商业资本渗透到粮食生产与流通领域,加剧了粮价波动的风险。通过对地区粮价变动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地区粮食市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而且能够了解经济繁荣或衰退之于民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光绪年间山西粮食价格经历了三次较大幅度的波动,且地域差别显著,粮价受市场供求、流通渠道及商业资本的影响逐步增强,政府行为如常平仓储对控制粮食价格波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日渐式微。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94,共14页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2012YJ137
2011JS060)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