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北川羌族酒歌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北川羌族酒歌保留着许多人类原始的艺术形态,无文字的羌族用最原始、最直接的唱歌的方式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酒歌是北川羌族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的直观体现。它有着保留、传承和发展北川羌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更是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同时研究北川羌族酒歌也是研究羌族、研究我国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对保护传承北川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
武慧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前沿》
2012年第16期136-137,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川羌族酒歌
保护传承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羌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赵勇.
川西藏族民歌类型及特征述略[J]
.四川戏剧,2011(4):13-15.
被引量:9
3
庄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35-3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郭昌平.《浅谈康定情歌的源与流》,福建惠安县洛阳镇党委政府编.《康定情歌采编者—吴文季》,2008年第3期.
2
阿莲等.《守望、绽放—中国四川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戏剧出版杜,2008年版.
3
郭昌平 杨丹叔.《是她把<康定情歌>唱响全球》[J].贡嘎山.西部观察,2002,.
4
康定县文化馆编.《康定传统情歌精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5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甘孜州新闻出版局出版,2007年版.
6
甘孜州文化局集成办公室编.《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歌集》(第一卷),1987年版.
共引文献
9
1
武慧.
羌族酒歌的社会功能[J]
.时代教育,2011(11):26-26.
2
唐明钊,张洪学.
《康定情歌》文化母题及开发与利用[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5):36-42.
被引量:3
3
张刚.
论藏族民歌的流行化趋势[J]
.四川戏剧,2016(7):126-128.
被引量:4
4
卓玛吉.
试析新时期藏族民歌的流行化趋势[J]
.北方音乐,2017,37(13):39-39.
被引量:2
5
杨乐.
藏族民歌的价值及传承[J]
.中国民族博览,2020,0(1):4-5.
被引量:1
6
余戎姬,易茗.
藏族民歌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路径探究——以视唱练耳教学为例[J]
.群文天地,2024(1):61-65.
7
姜文文,唐莉英.
若尔盖县文化景观基因图谱构建[J]
.建筑与文化,2024(5):249-251.
8
汪雪莲.
浅析康巴炉霍地区的送行歌[J]
.艺术品鉴,2019,0(8Z):172-173.
9
樊力菡.
探讨川西藏区民间歌曲的记谱法[J]
.音乐大观,2013,0(2):40-41.
同被引文献
21
1
耿纪朋,苏建,杨天美.
羌族刺绣生产性保护实践调查报告[J]
.鄂州大学学报,2013,20(S1):81-83.
被引量:6
2
刘军.
少数民族酒歌的类别、特点及社会文化功能[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2):26-31.
被引量:8
3
刘芳.北川羌族民歌的艺术特征[J].四川戏剧,2014(4):49-50.
4
柴永柏.藏羌乡土文化民俗艺术的传承[N].光明日报,2012-04-07.
5
金艺风.
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以音乐方面为中心[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4):112-119.
被引量:10
6
朱世宏,卢伟.
羌族释比抢救、保护与“羌校合作”模式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2-19.
被引量:2
7
张天明.
羌语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对策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0):15-18.
被引量:3
8
王汉君.
内蒙古蒙古族酒歌源流考[J]
.艺术教育,2013(10):74-75.
被引量:1
9
王小琴,邱小芳.
多元化与民族性:羌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宜宾学院学报,2013,13(8):121-125.
被引量:3
10
耿纪朋,龚珍旭.
灾后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报告[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1):175-17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侯小艳,李华,黄洪美.
互联网助力宜宾苗族酒歌的保护与传承[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6):141-142.
2
蒋平,郭燕.
移动互联网环境介入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系探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3):13-15.
被引量:2
3
付莉.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特点与艺术价值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19,0(6):125-1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梅玉倩.
“互联网+”背景下畲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艺术教育,2018,0(17):58-59.
被引量:4
2
陈丽萍.
福建畲族民间音乐“双音”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策略研究——以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畲村为例[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26-29.
被引量:4
3
杨育玲.
试论当代羌族声乐作品中的结构特征[J]
.当代音乐,2021(6):82-84.
4
辛雅靖.
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演唱人才培养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2):133-134.
被引量:1
1
朱婷.
对羌族酒歌的分析研究[J]
.大舞台,2012(5):249-250.
被引量:1
2
肖兴政,刘自山,肖雷,刘燕.
羌族酒歌文化探析[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7):421-422.
3
段建华.
内蒙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J]
.兰台世界(中旬),2015,0(5):138-139.
被引量:3
4
倦客.
三道菜和四杯酒的启迪[J]
.吐鲁番,2006(3):69-69.
5
郭凤鸣.
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调查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10,30(2):17-21.
被引量:18
6
邹珺.
走进湘西,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评《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5(20):67-67.
被引量:1
7
牛昕昕.
关于学校教育传承民族非遗问题的探究[J]
.文学教育,2016(14):68-68.
8
潘捷军.
记载历史 传承文明——文化大省建设视野中的浙江地方志编纂[J]
.今日浙江,2010(13):56-57.
9
于富业.
论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154-157.
被引量:11
10
肖洪磊,徐丽姣.
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2):40-44.
前沿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