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被引量:54
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6,21,共5页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
共引文献12
-
1杨树山.浅谈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教育探索,2010(6):23-24. 被引量:1
-
2方乐,张民选.国家内部不同单元的教育比较——理论基础、意义和方法论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8):17-20.
-
3陈其逊.有关近期中国学生自费赴德留学的调查研究报告[J].德国研究,2001,16(2):65-70. 被引量:2
-
4陈学飞,雷静.国际化——9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19-26. 被引量:20
-
5刘巍.美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学理论,2010(25):211-213. 被引量:6
-
6普女女.试论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J].科教导刊,2011(1):22-23. 被引量:3
-
7蒋国华,孙诚.来华留学教育:一个尚待重视和开发的产业[J].高等教育研究,1999,20(6):75-79. 被引量:13
-
8李霞.高等教育产业及其投资来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2):100-104. 被引量:4
-
9许云昭.开放教育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12-16. 被引量:8
-
10蒲莹莹,刘彬.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4(15):83-84.
同被引文献327
-
1徐小洲,阚阅,冯建超.面向2035: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20,0(2):49-55. 被引量:30
-
2蔡永莲.在地国际化:后疫情时代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教育发展研究,2021(3):29-35. 被引量:60
-
3李北群,樊成,祝成林.建国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20(9):39-46. 被引量:16
-
4栾雪莲,周毅.论柔性管理在留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9):768-769. 被引量:8
-
5周勤健.对上海留学生工作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5):36-39. 被引量:5
-
6魏腊云.对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哲学反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3):33-34. 被引量:12
-
7钟伟军.以学科为核心的大学公共性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25-29. 被引量:4
-
8肖起清.对世界著名大学特征的认识与思考[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3(2):5-8. 被引量:6
-
9刘世清,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20):56-59. 被引量:9
-
10简.奈特,杨勇.国际化的五个误解与五个事实[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22):56-5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54
-
1赵风波.中外合作大学推进国际理解的基础与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6):64-66. 被引量:1
-
2董婷.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几种理论视角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1):45-46.
-
3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3):51-56. 被引量:23
-
4陈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2(4):478-482. 被引量:1
-
5陈辉.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184-186. 被引量:3
-
6闫月勤,任元军.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十年回眸[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18-23. 被引量:13
-
7刘咏梅.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5(3):17-19. 被引量:9
-
8杨军红.在沪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119-121. 被引量:3
-
9胡文忠,宋敏,刘秋,权春善.生物化工学科国际化高等教育平台的构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5):81-82. 被引量:1
-
10徐继宁.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新进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2):4-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278
-
1袁勇.“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浙江样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1):62-67. 被引量:5
-
2胡科.高等教育质量治理的内涵特征、主要模式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3(2):58-71.
-
3毛雁冰,吴颖.双循环新格局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3):12-20. 被引量:10
-
4张应强.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3):1-11. 被引量:27
-
5刘桐,李洪修.国际中文教育在地国际化的价值、挑战与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23,26(5):62-70. 被引量:1
-
6伍宸,宋永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21(3):126-134. 被引量:17
-
7张应强,姜远谋.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背景、现实挑战和道路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8):1-28. 被引量:52
-
8王中兴,刘越.共生理论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国际化策略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1,27(3):32-36. 被引量:1
-
9李新平,谢青,朱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23-25. 被引量:4
-
10徐宏毅,王美琳,赵迎红,张安富.论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理论月刊,2009(5):182-185. 被引量:2
-
1王留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研究(二):兼谈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复旦教育,1998(2):23-30.
-
2李玉梅.试谈“入世”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4(4):77-79.
-
3蒋曦.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1).
-
4王留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中国特色之路[J].上海高教研究,1998,18(3):20-25. 被引量:63
-
5王留栓.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学习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体会[J].复旦教育,1994(3):8-17.
-
6王留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研究(一):兼谈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复旦教育,1998(1):14-23. 被引量:3
-
7刘荣华,危煜祥.从人才的新要求看高等教育的新使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0):137-139.
-
8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5,22(4):72-74. 被引量:17
-
9姜捷.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新变化影响因素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30):385-386.
-
10易志华.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6):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