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般而言,勘工助学涵盖两种含义:一是泛指学生以劳务赚取金钱的行为,二是特指作为高校资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资助手段。随着当前高校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勤工助学已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
李菲
机构地区
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网友世界》
2012年第17期48-50,共3页
Net Friends
关键词
勤工助学
资助育人
作用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7
1
姜旭萍,肖迪明,程勋.
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
.当代经济,2009,26(5):114-115.
被引量:10
2
曲娜.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5):32-33.
被引量:7
3
杜骞.
资助与教育并重 助学与育人共举[J]
.中外企业家,2010(7X):192-193.
被引量:6
4
耿广汉.
浅析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3):84-86.
被引量:10
5
蔡涯.
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利弊分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27(4):91-95.
被引量:2
6
郭洁.
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特点及作用[J]
.科教文汇,2010(20):1-3.
被引量:3
7
韦永睿,张明洁.
浅议作为资助手段的勤工助学之性质与功能[J]
.大众科技,2010,12(5):172-17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蒋庆华.
坚持资助育人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60-61.
被引量:10
2
陈道华.
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路径[J]
.高教探索,2005(4):92-94.
被引量:56
3
曾嘉华.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414-417.
被引量:10
4
王莉.
浅议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实践活动[J]
.理论界,2005(9):128-129.
被引量:11
5
李国章,赵一鹏,黄东.
论勤工助学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J]
.教育与职业,2007(11):180-181.
被引量:29
6
夏金元.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7(6):11-12.
被引量:42
7
曲娜.
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5):32-33.
被引量:7
8
中山大学学生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实用指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9
吴海鸿.贫困生精神抑郁状态高于非贫困生[N].中国青年报,2004-1-15(4).
10
贾晓辉.发挥勤工助学助困育人功能的思考与实践.http://xsc.jlu.edu.cn:88/list.asp?ID=150,2009(11).
共引文献
31
1
王成琛,刘铸,马丹凤.
浅谈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J]
.科技资讯,2008,6(32):212-212.
被引量:4
2
魏若彧.
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刍议[J]
.科教文汇,2009(23):70-70.
被引量:3
3
宋潇芃,郭敏岚.
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及问题探析[J]
.时代教育,2010(1):27-27.
被引量:4
4
秦二娟.
中小型应用性大学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障碍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3):186-187.
被引量:1
5
郭洁.
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特点及作用[J]
.科教文汇,2010(20):1-3.
被引量:3
6
单珊.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意义及发展[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3):15-15.
7
朱平.
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浅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98-199.
被引量:1
8
肖小琼,徐红.
找准教育切入点,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81-82.
被引量:10
9
方春媛,闫翔.
当前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比较和启示[J]
.社科纵横,2011,26(4):49-51.
被引量:2
10
唐敏仪.
当前高校校内勤工助学之育人工作探讨[J]
.成才之路,2011(16):4-5.
同被引文献
40
1
徐秀云,何建中.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21-25.
被引量:18
2
刘少雷,贾萍.
急待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山东省高校并轨后收费状况的调查[J]
.教育与经济,1999,15(2):57-62.
被引量:8
3
张栓.
浅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
.科教导刊,2014(7):10-11.
被引量:5
4
徐浩岚,唐平.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382-384.
被引量:48
5
李少荣.
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6):53-55.
被引量:83
6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
7
岑道权.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点及对策探析[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84-87.
被引量:58
8
教育部.我国每年980亿资助困难生8000万人次[EB/OL].[2014-4-10].http://news.qq.com/a/20121114/000047.htm.
9
王庆华,刘振球.
坚持三个统一 强化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功能[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4):193-195.
被引量:9
10
杜泰山.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科学咨询,2008(13):9-1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1
1
郭曌汾.
高校勤工助学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86-88.
被引量:3
2
李志宝,支良泽,张黎明,张立强.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与对策研究——以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54-55.
被引量:3
3
邓子龙,程芳,甘晨.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
.新余学院学报,2015,20(1):154-156.
被引量:16
4
张博,杨景,孔难难.
实践活动对资助育人工作作用的探索与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32-133.
被引量:2
5
陈钧.
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模式的重要作用[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262-263.
被引量:2
6
许勇,李姝玉.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17(8):55-56.
7
陈进.
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研究[J]
.领导科学论坛,2017,0(19):64-66.
被引量:3
8
戴小兵.
论勤工助学在实践育人和资助育人中的作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7):138-140.
被引量:7
9
王莞琪.
高校资助育人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
.科教文汇,2019,0(27):12-13.
10
廖远志.
基于资助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研究[J]
.科学咨询,2023(3):98-10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胡艳秋,赵军祥,敖爽.
发展型资助视域下高校勤工助学育人效果提升路径研究[J]
.科教导刊,2023(26):143-145.
被引量:2
2
林爱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4):135-136.
被引量:5
3
周欣娟,颜潇.
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探析[J]
.山东青年,2019,0(8):98-99.
4
李云.
高校勤工助学学生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6):217-218.
被引量:1
5
王素萍.
试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5,0(60):146-147.
被引量:4
6
张婷.
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15,0(69):159-160.
被引量:2
7
谢少娜.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的后续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4):67-70.
8
罗宁.
新常态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引高校育人资助工作[J]
.高教学刊,2016,2(5):171-172.
被引量:5
9
苏琼瑶.
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模式的重要作用探究[J]
.长江丛刊,2016(17):156-156.
被引量:1
10
陈秋玲.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21):211-211.
被引量:3
1
刘东胜.
新媒体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79-82.
被引量:9
2
郭之恩.
危机中的艰难自救——美国高校资助非营利新闻机构的模式与争议[J]
.新闻记者,2013(5):49-54.
被引量:5
3
邓小玲.
利用现代传媒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J]
.求知导刊,2015(9):8-9.
4
闫友文.
完善新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J]
.科技风,2016(9):92-92.
5
我院成立“资助育人”学生社团[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1).
6
何文秋,谢雷.
新媒体视角下的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设计[J]
.亚太教育,2015,0(36):212-212.
被引量:2
7
王顶娟.
论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9):56-56.
8
吕凌峰,刘颖瑜.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高校R&D的资助[J]
.科技管理研究,2001,21(4):42-46.
被引量:4
9
许艺君.
高校如何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J]
.文教资料,2015(1):84-85.
10
于江舟.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6):43-44.
被引量:4
网友世界
2012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