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抗病毒治疗已走过10余年历史,初步确立了干扰素联合RBV治疗CHC的临床地位和疗效评价标准。只要治疗后保持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alogic response,SVR),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肝移植和肝癌的发生率。在诸多影响疗效的因素中,以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和肝纤维化程度或IL-28B基因型、干扰素类型和利巴韦林(RBV)剂量,及直接抗病毒作用的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agents,DAAs)等广受关注。一。
出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84-386,共3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