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责任:实现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受到关注。大学生社会适应和大学生社会责任密切相关,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构,大学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育大学生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做出努力。
作者
徐家庆
机构地区
江苏扬州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17-19,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
社会责任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杨玉良.
大学的责任[J]
.南风窗,2011(6):67-69.
被引量:1
2
德怀特·艾伦,任中棠,卢瑞玲,刘悍,李林.
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
.求是学刊,2005,32(3):6-10.
被引量:69
3
王冀生.
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1):1-6.
被引量:115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1.
2
约翰·亨利·纽曼 徐辉 顾建新 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徐辉 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33,1,107,108,18,4,21,35,19,114,204,300,23,24,81,82,86.
4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422.
5
J.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
克拉克·科尔.大学的作用[M].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
7
李尚德.凝聚中大精神—“中大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大讨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8
云南大学UIS课题组.塑造大学之魂[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82
1
李旋旗.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的实现[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4):19-27.
2
周莹(文/图).
民族服饰“绝学”传承与服装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J]
.中国民族美术,2022(2):80-85.
3
吴国良.
试论后现代大学组织的无边界化及其应对策略[J]
.广东经济,2017,0(8X):147-147.
4
楼利琴,奚柏君,唐立敏.
纺织工程“3+1”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43-45.
被引量:6
5
张祥明.
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读《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4):79-83.
被引量:6
6
于会歌.
高校教师角色边缘化的社会学分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2):54-57.
被引量:1
7
彭艳.
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
.文教资料,2007(30):125-127.
被引量:3
8
吴玉珍.
创新·探索·发展——后现代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法改革与实践[J]
.西部法学评论,2007(6):159-160.
被引量:1
9
陈从志.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充分发挥高校的先进性[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149-150.
10
李陵.
加强“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中心的考察[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3):78-7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冯开甫.
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8):38-40.
被引量:10
2
蔡景华.
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6(2):50-51.
被引量:13
3
杨和平.
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
.教育与职业,2006(29):71-72.
被引量:14
4
董广伟.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人生观 价值观调查及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6):134-135.
被引量:6
5
江铭.
提高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的实践与思考[J]
.机械职业教育,2007(3):34-36.
被引量:4
6
姜奕阳.
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
.机械职业教育,2007(3):37-38.
被引量:13
7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3,332,358,359,393,358,250,136.
8
杨飞,刘海华,刘宝昌,田景文.
活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33-37.
被引量:4
9
赵新华.
新时期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09(22):48-49.
被引量:5
10
史捷.
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6):56-5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赵丽娟.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J]
.黑龙江史志,2013(11):268-268.
2
张书凤.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4):96-98.
被引量:1
3
王建忠,李亚真.
中医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J]
.莆田学院学报,2014,21(6):86-89.
被引量:1
4
杨飞,刘海华,王向华.
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角度谈高校思政课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5(31):59-61.
被引量:1
5
王云胜.
试论当今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4):1-2.
被引量:2
6
周建勋,卢秋菊.
轨道专业高职毕业生,如何顺利度过职场适应期[J]
.人力资源,2020(24):60-6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郝峰,郑锴,王柳行,李艳.
某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4):390-392.
被引量:1
2
廖勇.
论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责任感教育[J]
.智库时代,2019,0(31):130-130.
3
赵益强,杜正聪,叶俊莉.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策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2):107-112.
被引量:1
4
张兰华,韩忠东,李玉娟,杜海涛.
从知识图谱探析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困境与变化[J]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2024,14(2):22-29.
5
王亚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思考[J]
.新西部,2019(11):141-142.
被引量:2
1
邓红.
从哈佛课程改革历程观大学责任的演进[J]
.理论月刊,2008(11):153-155.
被引量:1
2
郭秋平.
大学精神与大学责任[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5):11-11.
3
覃川.
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的责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7):4-6.
被引量:4
4
乔宇尚.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责任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103.
被引量:2
5
周玲.
当代大学责任与难以回避的冲突[J]
.大学(研究),2006(12):3-7.
被引量:2
6
薛秀军.
华文教育与中国大学责任[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109-112.
7
谭世明.
大学责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未来与发展,2009,30(7):52-54.
被引量:2
8
潘晴雯.
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J]
.理论导刊,2007(11):60-61.
被引量:2
9
李侠.
素质教育的价值理性与大学责任[J]
.中国高等教育,2013(3):33-35.
被引量:7
10
韩晓萌.
创新、变革和大学责任——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11):15-15.
教育与职业
2012年 第3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