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出发,研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领域的一些现实问题,对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动因、阻力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一些富有见地的建议,为进一步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和思路。
作者
兰先芳
机构地区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教务处
出处
《成人教育》
2012年第11期44-46,共3页
Adult Education
基金
2011年广州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制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制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陈锡宝,朱剑萍.
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0(5):47-49.
被引量:55
2
柴福洪.高职教授的"五要素"——兼谈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单列[J/OL],http://wwwchinavalue,net/Management/Blog/2010-12-25/669101aspx,.
3
费小平.
构筑校企合作联盟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2):47-49.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徐建华.
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39-41.
被引量:68
2
郭美英.
试论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3):49-52.
被引量:25
3
许标,吴春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分析与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6):15-16.
被引量:21
4
田明山,白士强.
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8(18):32-34.
被引量:32
5
冯建军.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4):125-128.
被引量:47
6
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7):67-70.
被引量:152
7
祝志勇.
“三位一体”校企合作顶岗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9(9):86-87.
被引量:38
8
胡忠喜.
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渗透与融合[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9-21.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74
1
雒国胜,熊浩然.
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对策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2(7):10-11.
被引量:5
2
韦华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教育,2013(19):122-122.
被引量:1
3
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
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4):80-82.
被引量:96
4
梁胜彬,吕冰.
中西部地区软件学院校企合作主要问题及对策[J]
.科教导刊,2011(7):62-63.
被引量:6
5
郦昕阳.
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J]
.职教论坛,2011,27(25):38-40.
被引量:4
6
李松柏,刘义伦.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阶段本科培养方案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218-220.
被引量:16
7
陈锡宝,朱剑萍.
高职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认同[J]
.上海城市管理,2011,20(6):70-71.
被引量:5
8
李仁璞,邹海林,吕海航,张海舰.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1(20):26-28.
被引量:19
9
于万成,王桂莲,刘潇敏.
基于模拟工厂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8):45-48.
被引量:9
10
郑仕华.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
.职教通讯,2012(5):23-2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3
1
彭双阳.
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比较的若干思考[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5):95-98.
被引量:2
2
刘红.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合作共赢 共谋发展——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示范院校建设周年成果展示会概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15-16.
被引量:17
3
康世硕.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J]
.经济师,2009(4):111-112.
被引量:11
4
赵学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宏观探究[J]
.江苏高教,2010(2):129-131.
被引量:40
5
薛澜,刘军仪.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5):1-8.
被引量:29
6
张登宏.
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11(33):27-28.
被引量:14
7
申思.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可行性探索——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旅游论坛,2011,4(6):113-117.
被引量:21
8
郭雅娟.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6):61-63.
被引量:2
9
刘俊学.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评析——基于产出的视角[J]
.江苏高教,2012(5):42-44.
被引量:12
10
齐绍琼.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2):30-31.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
4
1
王莉,杨俊伟,孙璇.
浅析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J]
.北方经贸,2014(4):175-175.
被引量:1
2
乔晓艳.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
.文教资料,2015(27):121-122.
3
和志勇.
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求知导刊,2017(13):139-139.
被引量:1
4
王晓欢.
行业企业介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激励机制研究[J]
.才智,2013(20):81-8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劲松.
现代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J]
.中国高校科技,2014(12):64-67.
被引量:5
2
王小艳,杨小燕,周玉青.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研究[J]
.智库时代,2019(18):77-77.
被引量:10
1
乔晓艳.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
.文教资料,2015(27):121-122.
2
兰先芳.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J]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0-100.
3
黄鹏.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以“四器”效应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1(19):86-88.
4
阚燕.
对高职生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体系的探究[J]
.职教论坛,2011,27(11):64-65.
被引量:1
5
杨松.
学习型社会的含义、特征及其构建[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0):16-18.
被引量:2
6
江净帆.
论我国民办社区学院的办学体制建设[J]
.重庆社会科学,2006(8):115-117.
7
朱斌.
浅谈中职学校的发展[J]
.课外阅读(中),2011(7):36-36.
8
邵凌凌,陈娟.
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
.商情,2015,0(2):182-182.
被引量:1
9
周戎.
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4(3):30-32.
被引量:1
10
吴玉芝.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要求[J]
.知识经济,2016(18):152-152.
被引量:1
成人教育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