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应用系列疗法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探讨 被引量: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系列疗法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收治的各类难愈性创面患者75例,平均年龄(56±17)岁,共112处创面,大小为2cm×3cm~22cm×38cm,病程8周~44年。在全身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UWI-海威超声清创机去除创面残存坏死组织,对于坏死干痂较为顽固的创面予以纳米银纱布混合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软化溶痂后再行清创治疗,创面清洁后应用封闭负压疗法治疗,并选用FE复合酶及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溶液作为冲洗液,然后进行植皮或组织瓣修复创面。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通过应用2~12周的系列疗法治疗,25例经系列疗法治疗后创面直接上皮化愈合。28例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经植皮愈合,16例骨或肌腱组织外露者采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4例好转出院,2例老年褥疮患者因原发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本组系列疗法可使面积较小的难愈性创面自行愈合;对于复杂且面积较大的难愈性创面,可以缩小创面或封闭潜腔、窦道,为组织移植提供了适宜条件,降低手术风险和难度,提高了难愈性创面的治愈率,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出处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48-4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Electronic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2

  • 1陈炯,韩春茂.烧伤创面大面积使用纳米银敷料一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3,19(S1):62-63. 被引量:5
  • 2陈炯,韩春茂,余朝恒.纳米银用于烧伤患者创面后银代谢的变化[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61-163. 被引量:56
  • 3Cynthia A.Fleck,田鹏,周业平.创面负压吸引治疗的益处(Ⅰ)[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7,2(1):63-64. 被引量:13
  • 4Larry S, Nichter MD, Scott McDonald MD, et al. Efficacy of debri dement and primary closure of contaminated wounds: A comparison of methods[J]. Ann Plast Surg, 1988,23(3):224-230
  • 5Fuji Electric Col,Ltd IBGT's Instruction[M].1995
  • 6Cao Q, Zhou Zh Y. Frequency tracking automatically based on self-optimizing approach[A].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C], 2001.299-302
  • 7应崇福.超声学[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8潘琢金 孙德龙 夏秀峰译.C8051F单片机应用解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 9Cynthia A.Fleck,田鹏,周业平.创面负压吸引治疗的益处(Ⅱ)[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7,2(2):128-128. 被引量:5
  • 10ProfessorJohnKamKitTse,RichardM.Carlton,MichaelS.Miller主编,北京大学医学部,CST科技集团联合.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165

同被引文献132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