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情感人类学及其中国研究取向 被引量: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有关中国社会的人类学研究,往往忽略了对普通人及其内在生命情感的关注。情感人类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西方人类学分支之一,旨在构建人的内在情感的社会性与文化特质。在简单回顾情感人类学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定向性情感"、"显性情感类型"与"隐性情感类型"等概念,并提倡在有关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中加入情感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关注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日常生活体验。
作者 宋红娟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9,共6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06JZD000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 - 1999[M].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 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中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 4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40 -46.
  • 5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6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 -29.
  • 7A. D. Hirschman. 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 : Political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iumph[ M]. NJ: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77 :21 ?.
  • 8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80.
  • 9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
  • 10格雷戈里·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M].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2 -23,182.

共引文献253

同被引文献58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