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的比较
被引量: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平行测定 6 0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的甲胎蛋白 (AFP)含量 ,结果表明两法的相关性良好 (r=0 .995 ) 。
作者
罗炜
王慧
陈柏铭
机构地区
广州呼吸病研究所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3期149-150,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甲胎蛋白
血清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R446.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3
1
陶义训.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4.
2
章谷生 余传霖.发光分析和发光免疫技术.现代医学免疫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16.
3
张丽民.
化学发光标记及发光免疫分析[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4):7-10.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36
1
刘灿,翁义锐,陈永东.
乙肝患者HBsAg定量与HBV-DNA及乙肝标志物模式的比较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4):124-125.
被引量:13
2
刘灿,陈静,李雯.
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测定的比较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80-1681.
被引量:16
3
方从举.
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HCG的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41-41.
被引量:8
4
黄颖,樊希承.
常见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24-126.
被引量:1
5
陈祥胜,廖雯君.
乙肝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2):21-24.
被引量:12
6
沈云松,董云华,金敏,牛华.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应用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5):437-438.
被引量:7
7
左武,谢子睿.
不同温度对罗氏核心抗体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10,26(4):384-385.
被引量:1
8
郑黎明.
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指标比较[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1):96-97.
被引量:3
9
张红祥.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41-42.
被引量:6
10
莫玉前,莫伟平.
化学发光法对ELISA法HbsAg灰区阴性标本再检测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0(5):103-1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3
1
商健彪,李彦豪,刘方颖,曾庆乐,王江云,何晓峰,陈勇.
肝细胞性肝癌^(18)F-FDGPET显像与血清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6):697-699.
被引量:18
2
盂凡华,江梅,郑彩云.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的临床评价[J]
.临床军医杂志,2004,32(3):93-94.
被引量:3
3
郭玉华,屈凌波,吴拥军,薛乐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28(5):220-221.
被引量:9
4
杜智齐,之丽,高英堂,王毅军,聂福华,景丽.
竞争性RT-PCR定量检测AFP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111-113.
被引量:1
5
戴宏华.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FT4的比较[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20-21.
被引量:4
6
王莉,覃运荣,吕世华.
溶血对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结果影响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3A):660-660.
被引量:4
7
张丽民.
化学发光标记及发光免疫分析[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4):7-10.
被引量:37
8
常霞,常丽.
心肌酶测定的方法对比和偏差评估[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8(3):46-48.
被引量:4
9
聂宇波.
CEA与CYFRA-21-1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对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4):500-501.
被引量:2
10
邬晋芳,张豫燕,郑转梅,张卫华,郑彩霞.
孕妇血清AFP检测联合B超对神经管缺陷进行产前诊断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0):91-9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7
1
王莉,覃运荣,吕世华.
溶血对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结果影响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3A):660-660.
被引量:4
2
周强,张文,黄宪章,丁海明,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69-1470.
被引量:8
3
余杨,涂献玉,董虹.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βHCG的比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85-285.
被引量:1
4
肖丽梅.
甲状腺激素的两种测定方法比较[J]
.安徽医药,2006,10(5):361-362.
被引量:3
5
周强,邱峰,陈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和癌胚抗原的性能评价[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2):187-188.
6
罗福东,潘婉仪,周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黄体生成素、维生素B12和癌胚抗原的性能评价[J]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5):431-432.
被引量:8
7
丁海明,陈茶,黄宪章.
CENTAUR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甲状腺功能检查性能证实试验[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18-1620.
被引量:1
8
蔡高涛.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和癌胚抗原的性能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8):726-728.
被引量:1
9
孙振亚,郑定容,杨庆珣,杨绿舜.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SA的比较[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60-1661.
被引量:4
10
江凡,张修发,祝爱霞,邹建话,麦光兴,何水群.
Beckman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促甲状腺素性能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80-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肖丽梅.
甲状腺激素的两种测定方法比较[J]
.安徽医药,2006,10(5):361-362.
被引量:3
2
马洪滨,徐军,史佳彬,李筱涵,王海滨.
4种AFP定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及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8):989-990.
被引量:6
3
葛代初,刘伟.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在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和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
.安徽医药,2007,11(6):531-532.
被引量:17
4
徐艳华,秦玉峰,赵正言.
中国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苯丙酮尿症筛查22年回顾[J]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8-22.
被引量:155
5
周迅雷,张志国,褚庆环,生庆海,张佳程.
食品中VB_(12)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131-134.
被引量:9
6
周迅雷,褚庆环,张志国,张佳程.
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的V_(B12)[J]
.食品科技,2009,34(5):304-307.
被引量:1
7
周迅雷,褚庆环,张志国,张佳程.
高效液相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的维生素B_(12)[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6):330-332.
被引量:6
8
邱振华,高艳,陈宇锋,戚子惠,曾在祥,魏凯.
CLIA法检测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7):967-968.
9
邱振华,高艳,吴玉华,戚子惠,黄金波,舒云华,陈宇锋.
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7):640-642.
被引量:7
10
李鑫,张国英,徐卫平.
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可报告范围验证评价[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6):96-97.
1
张红祥.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41-42.
被引量:6
2
边新华.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S6):2-4.
3
罗章伟.
放射免疫分析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1):118-120.
被引量:2
4
洪霞,吴红波.
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AFP的比较[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54-54.
被引量:2
5
彭军.
有关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对比分析[J]
.特别健康(下),2014,0(10):665-666.
6
刘芳,张勇.
化学发光法同放射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3):143-143.
被引量:2
7
孙建秀,闹夏尔班,迪力夏提.
300例肝病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2):132-132.
8
何云南.
醛固酮(ALD)放射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7,10(2):120-122.
9
佟志刚,张伟华.
心钠素(ANP)与内科一些常见病[J]
.天津医学院学报,1989,13(3):19-21.
10
靳家燕,朱圭如,武抗美.
T_3、T_4 RIA偶然误差分析[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7,10(2):73-73.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