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及其绩效研究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认识“浙江小企业”,并从企业与市场对接的角度研究浙江小企业的生存基础、竞争环境, 由此探索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路径及其绩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我国即将进入WTO,国内外市场进一步 融合之际,需要从“对接”的角度,重新认识浙江小企业,这是经济发展、改革深化的逻辑必然。
作者
汪少华
周景春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林业机械厂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40-143,共4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浙江
小企业
市场对接
对接绩效
生产力空间聚集
分类号
F27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77
参考文献
5
1
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1993年版。
3
刘吉瑞.
“小企业、大市场”(上)──对浙江经济体制运行特征的描述[J]
.浙江学刊,1996(6):19-24.
被引量:21
4
王旭章.
区域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对苏南行业规模经济优势的分析[J]
.经济研究,1996,31(3):57-62.
被引量:12
5
杨小凯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共引文献
49
1
张仁寿.
深化对“浙江模式”的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1999(3):20-21.
被引量:16
2
颜醒华.
旅游规模经济辨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00-104.
被引量:2
3
汪凤挂,曾征民.
“广前模式”效应分析及启示[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4(2):30-34.
4
唐振龙.
企业集群与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分析[J]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5):137-138.
5
朱华晟,王玉华,彭慧.
政企互动与产业集群空间结构演变——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5(1):107-113.
被引量:25
6
李新春.
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
.广东社会科学,2000(6):29-33.
被引量:41
7
伦蕊.
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基本测评[J]
.江苏社会科学,2005(2):69-74.
被引量:25
8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
浙江“块状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5(1):106-107.
被引量:3
9
王磊.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对[J]
.世界经济研究,2005(6):4-10.
被引量:4
10
张荣德.
解读资源约束下的制度变迁[J]
.经济评论,2005(6):8-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3
1
刘世定.
嵌入性与关系合同[J]
.社会学研究,1999(4):77-90.
被引量:211
2
肖鸿.
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
.社会学研究,1999(3):3-13.
被引量:182
3
王坚积.
对区域块状经济的效应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9(4):38-41.
被引量:6
4
罗文军,陆玮.
中小企业“天生的全球化”文献综述及整合分析框架[J]
.生产力研究,2004(12):224-227.
被引量:8
5
金祥荣,叶建亮.
知识溢出与企业网络组织的集聚效应[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10):90-93.
被引量:25
6
冯正强,陈立龙.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J]
.国际贸易问题,2005(8):84-87.
被引量:19
7
程南洋,杨红强,聂影.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的制度困境及发展路径[J]
.商业研究,2006(15):51-54.
被引量:1
8
杨忠,张骁,陈扬,廖文彦.
“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J]
.管理世界,2007,23(6):122-136.
被引量:61
9
刘国光 张其仔 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对新经济的挑战[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10
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15
1
孙利娟,冯德连.
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分析[J]
.北方经贸,2006(11):10-12.
被引量:2
2
周明华.
产业集群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J]
.商业经济,2004(8):139-140.
被引量:2
3
康立,封永平.
中国转型经济中“市场替代企业”现象分析——解说“小狗经济”威胁“斑马经济”[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5):40-46.
4
何军香.
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J]
.商业时代,2005(6):66-67.
被引量:4
5
周颖,金婧.
基于新钻石模型的浙江纺织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11Z):245-246.
被引量:4
6
周颖.
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以浙江纺织业集群为例[J]
.技术经济,2007,26(1):22-25.
被引量:17
7
张宁,胡森,孙海鹏.
中小民营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10(3):56-56.
8
杨立彬.
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11(1):39-40.
9
王凌航,于克信.
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1(35):128-129.
10
胥徐.
绿色切削液模糊综合评价[J]
.科技经济市场,2014(1):121-121.
二级引证文献
177
1
荣蓉,孙究.
当前浙江省纺织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21(3):64-66.
被引量:5
2
尹华,柒江艺.
我国中小企业跳跃式的国际化进程模式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06(5):46-48.
3
乔光平,徐静珍.
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综述[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0-72.
被引量:1
4
侯贵生.
中小企业营销国际化与国际化营销[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4):28-30.
被引量:2
5
邵莉莉,黄凯.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模式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2):66-68.
被引量:4
6
邓伟根,陈文和,苗李娜.
试析园镇融合的动力机制[J]
.岭南学刊,2004(4):76-80.
被引量:1
7
黄克勤,骆祖望.
企业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3):23-24.
被引量:1
8
张志明,刘水源.
广西东部四市承接产业转移策略研究[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2):33-34.
9
陈春琴,曾路.
中小企业实施“委托-代理”业务外包战略联盟的问题研究[J]
.市场营销导刊,2005,0(6):43-45.
10
杨颖.
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
.长江论坛,2004(4):32-37.
被引量:21
1
王受之.
地产形城[J]
.房地产导刊,2010(4):96-97.
2
孟庆祥.
公司进化论[J]
.商界(评论),2007(3):54-56.
3
毛志成.
活着与生活的异议[J]
.中关村,2013(3):101-101.
4
于晓.
试论基于品牌战略的产品策略——以无印良品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16,0(13):334-334.
被引量:2
5
汪少华,包婷.
小企业生存基础和竞争环境的数量特征[J]
.中国工业经济,1997(6):42-44.
被引量:2
6
李菊容.
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及其战略选择[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48-50.
7
李冬.
浅谈我国如何在电子商务时代中打造企业文化[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24):32-32.
被引量:1
8
汪少华.
私营企业的生存基础与行为特征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5):45-46.
9
王鹰.
浅谈房地产经纪公司的生存与发展[J]
.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07(2):54-57.
10
魏玉红.
品牌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J]
.东京文学,2014,0(18):105-105.
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