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左氧氟沙星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以左氧氟沙星替代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中的吡嗪酰胺)在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方面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且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257例,对比观察采取预防措施组与常规治疗组(未采取预防措施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组129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3例(13/129,10.08%),未采取预防措施组128例,其中出现肝损害32例(32/128,25%),对比2组肝损害的发生率,采取预防措施组明显低于未采取预防措施组(P<0.01)。结论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将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中的吡嗪酰胺用左氧氟沙星替代,可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出处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2期353-354,共2页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4

共引文献553

同被引文献65

  •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编委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09年版基层部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8-384.
  • 2周宁.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机制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4):125-126.
  •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9~265.
  • 4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5-130.
  • 5卫生部疾病防控局、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25-27.
  • 6Demet Unalan,Ferhan Soyuer,Ahmet Ozturk. Comparison of SF-36 and WHOQOL-100 life quality scales in early period tuberculosis subjects[J]. Th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62( 11 ) : 1161-1167.
  • 7Sow WT,Wee HL,Wu Y, et al. Normative data for the Singapore English and Chinese SF-36 version 2 health Survey[J]. 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 2014,43(1) : 15-23.
  • 8World Health Organizai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5 [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ition, 2015 : I 1- 15.
  • 9赵伟杰,李芃,陆宇.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8):469-472. 被引量:24
  • 10岳刚.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1):48-4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