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类“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学新模式的创立与实践
被引量:3
出处
《石油教育》
2000年第4期35-36,共2页
Petroleum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7
-
1祝春华,庄中霞,胡建平.新时期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31-34. 被引量:4
-
2刘申立,郭友寒,罗运和.非机类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73-74. 被引量:3
-
3付秀丽.提高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教法[J].教育与职业,2005(14):64-65. 被引量:4
-
4魏屏.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制图》课程改革的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4):72-74. 被引量:5
-
5王晓雪.工程制图课的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9,29(5):49-50. 被引量:8
-
6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16-20. 被引量:143
-
7刘冬梅,张国安,丁乔,孙嘉燕,申建英,李季成.《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机化研究,2004,26(2):278-27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3
-
1皮晓明,曾文武.非机械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73-74. 被引量:1
-
2李晓丽,袁朝庆,张云峰,刘燕,滕振超.模式的建构:基于三创教育的土木工程制图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76-78. 被引量:4
-
3李卫清,曹建树,赵增慧.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非机类工程制图课程[J].化工高等教育,2003,20(4):56-5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
-
1吴洪特,于兵川,尹先清.化工制图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22(2):101-102. 被引量:14
-
2曾德惠.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3):131-132. 被引量:8
-
3王红云.高职院校电信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30-31. 被引量:1
-
4叶建华.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75-77. 被引量:8
-
5赵小敏,李淮江.CBE模式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2):76-77. 被引量:2
-
6王柳燕,赵柏冬,张晓范,朱江.以就业为导向整合建筑制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6-137. 被引量:4
-
7郝媛媛.少学时化工制图模块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钦州学院学报,2017,32(3):25-27. 被引量:3
-
8张杰,徐平,毛海立,邹洪涛,刑焰.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3):64-68. 被引量:8
-
9沈加敏.基于“三创教育”在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6(31).
-
1赵德敏,胡玉林,侯密山,薛世峰.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力学教学新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12(15):21-22. 被引量:3
-
2钱舜.“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46-48. 被引量:5
-
3林丽珍.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验教学——探索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2):66-67. 被引量:1
-
4李琳.建立教学新模式 挑战21世纪——谈工程图学发展方向[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11(6):53-57.
-
5罗有才.应用DACUM方法开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新模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1):85-88. 被引量:1
-
6尧燕.依托三维工程图学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探索[J].图学学报,2017,38(1):119-122. 被引量:14
-
7孙玉芹,翟建.工程图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大家,2012(11):249-250.
-
8肖永生,戴爱梅.设计素描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5,0(12):80-81.
-
9柏自奎,王罗新,刘晓洪,郭俊,赵三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5(10Z):124-125. 被引量:3
-
10霍银磊.非机械专业背景学生的包装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2(4):56-59.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