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作者
汪发元
刘在洲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FFB090566)
关键词
后大众化时期
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政策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1
康全礼,陈志强.
结构多样化: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
.高教探索,2003(1):28-30.
被引量:10
2
郜丽娟.
中美研究型大学师资建设比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13-14.
被引量:2
3
刘畅.
蔡元培的大学师资观及其时代意蕴[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87-92.
被引量:2
4
王丰超,彭颖红.
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比较及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155-157.
被引量:11
5
贾宁.
我国大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27-128.
被引量:5
6
陈博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我省仅四篇[N]楚天都市报,2011.
7
王如忠.
倾斜的博士帽——质疑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J]
.社会观察,2003(1):12-13.
被引量:2
8
曾家刚,夏显波,蒲云.
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机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50-53.
被引量:5
9
詹瞻远,严燕.
三位一体:高等学校分类法新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3-6.
被引量:3
10
赵文锋.
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J]
.知识经济(康健),2007(9):150-15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刘慧毅.
关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8(2):84-87.
被引量:1
2
孙克任,徐伟宣.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处职能的一个重要扩展:科研经纪人[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14-16.
被引量:1
3
安心.
大学分类制度:影响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兼论我国大学分类的利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45-48.
被引量:8
4
殷姿,李志宏.
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的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
.企业经济,2005,24(5):55-56.
被引量:16
5
刘琦晖,吴锡尧,李霆,李晶,徐安,汤敏慧.
从一线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论文看科研管理队伍的专业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5):130-134.
被引量:9
6
潘懋元,陈厚丰.
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8-13.
被引量:148
7
谢安邦,罗尧成.
关于我国大学科研体制特征及改革的研究[J]
.教育研究,2006,27(3):54-59.
被引量:22
8
廖克玲.
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15):103-104.
被引量:13
9
李世超,苏竣.
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
.科学学研究,2006,24(4):552-558.
被引量:96
10
伯顿·R·克拉克 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63.
共引文献
62
1
牛智有,廖庆喜.
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S1):166-168.
被引量:14
2
伍建桥.
以学分制为基础的高职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文教资料,2006(19):18-19.
被引量:2
3
邱萍,王然.
基于案例分析的成人高等教育弹性学习制度实施与障碍[J]
.外国语文,2012,28(S1):174-177.
被引量:3
4
袁震华,刘辉,赵醒村.
加强高校科研课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
.南方医学教育,2014(2):9-10.
被引量:1
5
刘文东.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发展策略探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416-418.
6
孙百鸣,王纪中.
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实践与探索[J]
.职教论坛,2005(05X):11-13.
被引量:7
7
林丹薇,汪发元.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教育探索,2012(7):97-98.
被引量:2
8
赵宝芳,孙百鸣.
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1):20-21.
被引量:14
9
金荷香.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及其改革[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2):21-22.
被引量:6
10
张洪珍,石瑞珍,邹德文.
弹性学制: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选择[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2):11-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林丹薇,汪发元.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教育探索,2012(7):97-98.
被引量:2
2
金子元久,刘文君.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2A):59-62.
被引量:22
3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2012-06-14].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630/201207/xxgk-139702.html.
4
吴晓义.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探索[J]
.高教探索,2009(2):102-106.
被引量:16
5
杨移贻.
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5):144-148.
被引量:33
6
王洪才,曾艳清.
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3):133-138.
被引量:40
7
赵宏强.
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与多样化发展[J]
.江苏高教,2011(4):41-43.
被引量:12
8
薛家宝.
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及启示[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3):83-85.
被引量:2
9
李二龙.
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多元化[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7):132-134.
被引量:2
10
刘智勇,赵前斌.
对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再认识[J]
.高教探索,2011(4):108-11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3
1
孙怀远,廖跃华,杨丽英,丁立军.
基于“多元化”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5):48-50.
被引量:5
2
孙怀远,廖跃华,杨丽英.
药剂设备专业“多元化”教学目标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11):8-9.
3
汪发元,李喜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多样化的矛盾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6):28-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窦万军.
教育的艺术在于振动学生的“心弦”[J]
.亚太教育,2015,0(11):65-65.
2
李静.
科研创新与本科教学动态互动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5):71-73.
被引量:4
3
张伟杰,姜宇.
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信任危机及其化解[J]
.中国成人教育,2018(13):39-43.
被引量:2
4
杨清志,丁振杰.
依托四个三分之一强化学生职业能力[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1):23-24.
被引量:1
5
严兰兰,秦永华,张斌.
组合实验下学生有机化学综合技能培养——以黄酒风味成分辨识为例[J]
.山东化工,2019,48(12):175-176.
被引量:1
6
张春花,刘建平.
基于高职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卓越课堂框架的构建[J]
.职业教育,2020,19(29):21-24.
7
刘钧.
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0):191-193.
被引量:1
1
陈海莉.
高校教师发展中政府和高校责任——基于高校教师发展政策分析[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3,15(3):34-38.
被引量:4
2
前进中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J]
.东岳论丛,2000,21(3).
3
本刊编辑部,木斤言.
大学招生乱象:北大清华还有多少神话[J]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2011(9):20-25.
4
殷建连.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7):45-46.
被引量:8
5
韩呼生.
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0):49-50.
被引量:5
6
陈桂尧,邵一华,徐旭.
高校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6):74-80.
被引量:3
7
曾晖,邹立君.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层分类管理[J]
.高等农业教育,2013(6):99-101.
8
王宇红,姚永平,滕琦.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以重庆4所高校新校区调查为例[J]
.科技与管理,2008,10(6):121-124.
被引量:2
9
守护大学精神[J]
.教育与职业,2013(13):56-58.
10
季诚钧,徐少君.
埃及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成因[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102-106.
被引量:8
教育探索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