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0-62,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参考文献3
-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37~142.
-
2中国农业年鉴1998.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
3窦鸿身,闵骞,史复祥.围垦对鄱阳湖洪水位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湖泊科学,1999,11(1):20-27.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8
-
1闵骞.鄱阳湖水位变化规律的研究[J].湖泊科学,1995,7(3):281-288. 被引量:52
-
2鄱阳湖围垦课题组.论鄱阳湖区的围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1(2):69-76.
-
3窦鸿身 马武华 等.太湖流域围湖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88,8(1):1-9.
-
4朱海虹,鄱阳湖.水文、生物、沉积、湿地、开发整治,1997年
-
5闵骞,湖泊科学,1995年,8卷,3期,215页
-
6窦鸿身,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8卷,1期
-
7团体著者,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2期
-
8团体著者,鄱阳湖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历史资料选,1985年
共引文献21
-
1朱琳,赵英伟,刘黎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及其利用保护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96-200. 被引量:18
-
2邱海盈.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开发[J].人口学刊,2001,23(3):52-55. 被引量:26
-
3王学雷,吴后建,任宪友.长江中游湿地系统驱动关系的演变及保护展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644-648. 被引量:12
-
4刘士余,肖青亮,蔡海生.鄱阳湖湿地景观结构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342-344. 被引量:3
-
5揭二龙,李小军,刘士余.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3):500-503. 被引量:14
-
6王凤,吴敦银,李荣昉.鄱阳湖区洪涝灾害规律分析[J].湖泊科学,2008,20(4):500-506. 被引量:18
-
7熊平生.鄱阳湖区洪涝灾害成因和减灾策略[J].人民黄河,2010,32(10):26-28. 被引量:6
-
8项亮.鄱阳湖历史时期水面扩张和人类活动的环境指标判识[J].湖泊科学,1999,11(4):289-295. 被引量:2
-
9吴琴,尧波,幸瑞新,朱丽丽,胡启武.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12,31(2):313-318. 被引量:42
-
10曹建廷,王苏民.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资源可持续利用[J].人民长江,2000,31(7):41-43.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76
-
1李晓铃,李爱农,刘国祥,蒋锦刚.云贵高原区湖泊空间分布格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1):90-96. 被引量:10
-
2姜加虎,黄群.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与湖水咸化状况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4,27(3):300-304. 被引量:32
-
3秦伯强.中亚近期气候变化的湖泊响应[J].湖泊科学,1993,5(2):118-127. 被引量:10
-
4姜加虎,黄群.青藏高原湖泊分布特征及与全国湖泊比较[J].水资源保护,2004,20(6):24-27. 被引量:59
-
5吴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4(6):44-47. 被引量:21
-
6胡春宏,吉祖稳,黄永健,陈东.我国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实践与分析[J].泥沙研究,1998,23(4):47-55. 被引量:28
-
7彭敏,陈桂琛,周立华.青海湖水位下降与湖区人为耗水关系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4,14(2):127-135. 被引量:16
-
8杨玉川,罗宏,张征,肖朝明,芦家娟,王薇.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0-24. 被引量:18
-
9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薛雄志.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25(4):861-868. 被引量:240
-
10胡鸿兴,康洪莉,贡国鸿,朱觅辉,郑文勤,吴法清,何定富,李振文,耿栋5.湖北省湿地冬季水鸟多样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4):422-428.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7
-
1刘吉峰,吴怀河,宋伟.中国湖泊水资源现状与演变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1):1-4. 被引量:11
-
2王福源,王培元,刘晓敏,孙瑞瑞.苏南地区湖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14-116. 被引量:1
-
3许秋瑾,朱延忠,郑丙辉,赵伟.我国东部与云贵湖区富营养化控制标准对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2046-2051. 被引量:10
-
4谭飞帆,王海云,肖伟华,李彦军,何鹏.浅议我国湖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4):57-60. 被引量:11
-
5包淑梅,姚荣,成文联,刘玉虹,刘华民,王立新.我国湖泊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24(4):78-81. 被引量:10
-
6徐媛,鲍雅静,李政海,张靖,李卓玲,刘丽.巴里坤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5):442-444. 被引量:3
-
7杨久东,吴风华.RTKGPS技术应用于湖泊资源保护的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14(3):18-2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52
-
1段祝庚,刘卫东,胡楠,将建军.基于GPS RTK技术植树造字定位放样的应用实践[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64-169. 被引量:1
-
2李俊,黄永.GPS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8,26(1):88-89. 被引量:9
-
3黄永,李俊.GPS RTK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1):81-81. 被引量:2
-
4宁淼,叶文虎.我国淡水湖泊的水环境安全及其保障对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5):848-854. 被引量:20
-
5许其功,曹金玲,高如泰,丁京涛,姜磊,张慧,姜甜甜.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1):147-151. 被引量:35
-
6侯西勇,王毅.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55-263. 被引量:11
-
7张蕊,高良敏,席北斗,苏婧,霍守亮,纪丹凤,吕宁磬,朱建超.改进的TLI指数法及其在巢湖营养状态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3,7(6):2127-2133. 被引量:17
-
8胡珺,李春晖,王亦宁,刘洪先,贾俊香.我国湖泊保护的法律制度现状与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3,13(6):15-19. 被引量:5
-
9刘伟倬.浅谈GPS结合回声测深仪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10(10):251-251. 被引量:5
-
10江立文,林暾,陈杨,王亚,施俊译,许其功,霍守亮,席北斗.江西省中小型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的建议值[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93-1497. 被引量:2
-
1陈小峰,柴夏,刘从玉,谢超.东部平原地区湖泊湿地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3):75-78. 被引量:2
-
2季国良,吕兰芝.格尔木太阳辐射与气温的多年变化[J].高原气象,1997,16(1):30-35. 被引量:21
-
3薛秋芳,丁一汇,王建中.一次强降水系统的演变和细结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5,6(1):56-62. 被引量:3
-
4秦伯强,张运林.西部湖泊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1):21-25. 被引量:5
-
5宋秋声.洪泽湖资源保护浅议[J].污染防治技术,1995,8(2):125-126.
-
6湖沼学[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4,0(4):12-17.
-
7胡东生.可可西里地区湖泊资源调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2,15(3):50-58. 被引量:30
-
8张运林,秦伯强,黄群芳.东部平原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演变及区域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49-553. 被引量:19
-
9周洲,郑志华.喀斯特地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7,30(2):109-112. 被引量:7
-
10尹志杰,刘晓敏,陈星.湖岸带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常熟市南湖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85-3487.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