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支是传统彝族人最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方式,随着大量彝人外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务工,家支与家支聚会也在当地逐渐兴起和发展。这种新家支的生成是在领工制基础上,临时工劳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投射到彝人社会组织关系中的表现;同时也是彝人应对群体内和群体间不稳定的紧张关系而增强自身社会性团结,从而对劳动力深度市场化过程生成抵制的反映。因此,珠三角彝人家支和家支聚会的社会意涵已经与传统彝区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断裂,是一种新的创造。
出处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Open Tim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农民人口流动调查研究:缘起
现状及理论意涵研究"(项目批准号:11AMZ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城市化和空巢化:西部少数民族农村人口东流的缘起
路径
后果及意涵调查和分析"(项目批准号:1112KYZD04)
新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多态性及其理论和政策意涵"(项目批准号:MUC2011ZDKT1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