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监测坐标改正方法探索
Coordinate Correction Method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of Measuring Rob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极坐标方法是大坝、矿山、基坑等大型监测项目的主要监测手段之一,本文以极坐标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摸索一种免测仪器高、棱镜高、即装即用、灵活方便的监测方法,消除和减弱了部分误差的影响,提高了监测的精度,通过与同精度的普通方法进行对比突出了该方法的优势。
作者
郝长春
机构地区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出处
《测绘》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Surveying and Mapping
关键词
极坐标
差分改正
变形监测
三角高程
测量机器人
分类号
P258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李建东,吴国强,于秋月.
TCA2003自动化全站仪在乌鲁瓦提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新疆水利,2008(5):23-25.
被引量:2
2
靳玮涛.
TCA2003测量机器人在白杨河水库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J]
.西北水电,2008(5):66-68.
被引量:4
3
徐忠阳,张良琚,包欢,朱江.
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监测系统及其在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2001(9):28-30.
被引量:65
4
靳祥升.测量平差[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5
顾孝烈,鲍峰.测量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6
张加颖,麻凤海,徐佳.
基于TCA2003全站仪的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J]
.中国矿业,2005,14(4):67-69.
被引量:14
7
翟新峰,邱秀云,金宝灵.
昌吉市三屯河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103-10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胡光乾,蒋金虎,邱文华,刘强中.
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J]
.水力发电,2004,30(9):49-51.
被引量:12
2
李红连,黄丁发,陈宪东.
大坝变形监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89-90.
被引量:41
3
黄声亨,尹晖,蒋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
TPS1100用户操作手册[R].瑞士徕卡公司.
5
李青岳.工程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6
DL/T5211-2005.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7
梅文胜,张正禄,郭际明,黄全义.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2):165-171.
被引量:108
8
赵景瞻.
TCA2003全站仪及其在二滩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2,26(2):34-38.
被引量:24
9
尤相骏,潘国荣,孙成刚.
用GeoBASIC开发测量机器人机载程序[J]
.铁路航测,2002,28(1):17-19.
被引量:7
10
梅文胜,张正禄,黄全义.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大坝与安全,2002,16(5):33-35.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
104
1
岳建平,方露,黎昵.
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J]
.测绘通报,2007(7):1-4.
被引量:112
2
冯俊德,李建国,胡明鉴,汪稔.
岩土工程数码监测无线传输方法及其装置[J]
.岩土力学,2009,30(S1):299-303.
被引量:1
3
包欢,徐忠阳,朱江,付子傲.
自动测量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及应用[J]
.测绘技术装备,2004,6(2):41-43.
4
包欢,朱江,付子傲,徐忠阳.
自动测量一体化系统AMIS的功能及应用[J]
.工程勘察,2004,32(5):55-57.
5
卫建东,徐忠阳,张良琚.
动态基准实时测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海洋测绘,2005,25(1):31-35.
被引量:4
6
卫建东,徐忠阳,李清彪,梁昌明.
TCA2003测量机器人在南水大坝监测网测量中的应用[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29(1):70-73.
被引量:13
7
卫建东,包欢,徐忠阳,张良琚.
基于多台测量机器人的监测网络系统[J]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2):154-156.
被引量:21
8
王双洪,王斌.
测量机器人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3):38-42.
被引量:8
9
包欢,卫建东,徐忠阳,张良琚.
“智能全站仪网络监测系统”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J]
.北京测绘,2005,19(3):19-22.
被引量:18
10
包欢,朱江,付子傲,张弟.
智能全站仪快速测量处理系统[J]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4):256-258.
被引量:5
1
范兴丰.
基于InSAR的三峡地质灾害监测[J]
.中外医疗,2006,25(7).
2
梅生强,宫煦利.
RTK在R2Sonic 2024多波束系统中应用探讨[J]
.科技资讯,2013,11(31):28-29.
被引量:2
3
尚明.
应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65-65.
4
董海军,牛桂芝,裴文斌.
余水位潮汐差分改正原理与应用探讨[J]
.水道港口,2009,30(1):61-65.
被引量:2
5
王佩贤,孟灵飞,郑涛.
手持机与CORS连接测量精度探讨[J]
.测绘通报,2013(1):60-62.
被引量:1
6
许红霞,祁礼刚,王慧慧,梁胜利.
HNCORS动态定位精度测试[J]
.河南测绘,2011(3):5-9.
7
杨萍.
在EXCEL中完成GPS坐标转换的简易方法[J]
.中国科技财富,2009,0(2X):80-80.
被引量:4
8
朱国辉,张大鹏,戴钢,张宁.
GPS定位系统中的几种对流层模型[J]
.全球定位系统,2006,31(4):36-38.
被引量:6
9
姚吉利,张大富.
数字测图中棱镜偏心的坐标改正模型[J]
.测绘通报,2000(4):29-31.
被引量:6
10
徐爱功.
差分GPS改正的计算与质量控制[J]
.武测译文,1997(3):9-15.
测绘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