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解析征信体系建设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世界性金融监管框架的创新和完善,依托于多种金融体系的共同作用。从征信体系建设方面入手,以行为金融学分析为基础,通过论证征信体系建设对于市场有效性、信息对称性和金融消费者投资合理性等方面的影响力,阐述深化征信体系建设在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作者
刘浩武
史广琰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银行镇原县支行
出处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Credit Reference
关键词
征信体系建设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分类号
DF52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4-37.
2
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40-267.
3
刘力;张圣平;张峥;熊德华.信念、偏好与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1-102.
4
翟相彬,陈溪东.
行为金融学对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分析[J]
.现代商业,2010(7):30-30.
被引量:7
5
王毅.
基于Odean模型的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的实证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15):149-150.
被引量:1
6
黄攀.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53-1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徐元栋,黄登仕.
动量策略及反向策略研究评述[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14(4):343-349.
被引量:1
2
叶伟芳,吴超鹏.
“惯性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5):33-36.
被引量:2
3
魏法明.
行为金融框架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67-69.
被引量:17
4
(美)安德瑞.史莱弗(Anderi Shleifer)著,赵英军译校.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Fama." Market Efficiency, Long-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6
Shleifer.A, R,.Vishny. "Stock market driven acquisi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
7
李坤.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投资研究[D/OL].[2009-12-13].
8
Oskamp,S.Overconfidence in Case Study Judgment[J]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1965.
9
Tversky,A.,D.Griffin,Belief in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J] ,Psychological Bullet in,1992(76).
10
Odean,T.Are investors reluctant to realize their losses?[J].Journal of Finance,1998(53).
共引文献
8
1
杨希.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分析[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3(S2).
被引量:2
2
佟贺.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J]
.经济视角,2012,31(6):43-45.
3
王征.
论行为金融学统领下的投资策略[J]
.经济论坛,2013(5):93-94.
被引量:1
4
王征.
论行为金融学统领下的投资策略[J]
.西南金融,2013(8):66-67.
被引量:2
5
王征.
论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J]
.当代经济,2013(13):8-10.
6
王征.
基于行为金融学原理的投资策略考察[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3):45-48.
被引量:1
7
王征.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的投资心理考量[J]
.区域金融研究,2013(12):9-12.
8
黄乐.
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研究[J]
.中国商贸,2012,0(12Z):126-128.
同被引文献
32
1
赵煊.
金融消费市场掠夺性交易研究——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视角[J]
.理论学刊,2013(1):77-80.
被引量:3
2
曾五一,黄炳艺.
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6):11-15.
被引量:364
3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市场分割与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及经济效应[J]
.金融研究,2006(1):127-138.
被引量:43
4
李耀东,李钧.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458.
5
王家卓,徐红伟.2013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6
郝会会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7
刘玉强.浅析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以格式条款为例[J].时代金融,2013,(2).
8
巴曙松.
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
.中国金融,2009(14):24-25.
被引量:201
9
吴沙.
刍议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及其保护[J]
.福建金融,2012(2):31-33.
被引量:4
10
郭振,陈建华,彭慧婷,王慧娟.
基于跨期选择、价格歧视的供给者与消费者博弈[J]
.商业研究,2012(5):15-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陈永明,杨正荣,李双红.
金融消费者调查问卷:设计与开发[J]
.征信,2014,32(7):69-74.
2
谭中明,朱文瑶.
我国P2P网贷行业典型运营模式比较研究[J]
.武汉金融,2014(9):23-25.
被引量:15
3
谭中明,朱文瑶.
从金融自由化角度看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4,0(33):67-68.
被引量:3
4
林宏山.
金融消费者行为能力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研究[J]
.福建金融,2014(12):8-13.
5
谢超.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金融学基础[J]
.大众投资指南,2019,0(4):279-279.
6
马晴.
“非理性”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保护——以银行信用卡消费者保护为视角[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8(4):58-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朱连才.
P2P网络借贷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3):91-93.
被引量:6
2
徐靖.
浅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
.决策与信息,2015(9):43-43.
3
白君易,谷秀娟.
我国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J]
.中国市场,2015(42):59-61.
被引量:5
4
翁晓雯.
P2P网贷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启示[J]
.全国商情,2015,0(41):62-63.
5
殳文娴,崔丽珍,沈一君.
浙江省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分析——对微贷网、鑫合汇、温商贷模式的考察[J]
.商,2015,0(47):175-176.
被引量:1
6
曲丽丽,张婷.
我国P2P网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
.武汉金融,2016(4):65-66.
7
马玲,谭中明.
P2P网贷业务模式比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5):89-90.
8
张斌.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税务法律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2):85-91.
被引量:3
9
吴琦琦.
互联网金融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和防范[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7(4):53-57.
10
吴冰彬.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J]
.经济师,2016(11):183-183.
1
李建华,肖永红.
征信体系建设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探讨[J]
.征信,2012,30(5):54-56.
被引量:1
2
易燕,徐会志.
网络借贷法律监管比较研究[J]
.河北法学,2015,33(3):82-92.
被引量:36
3
万美君.
土地制度经济视角解析——基于《地权的逻辑》[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4-36.
4
孙锐.
中西方刑事诉讼模式理论之比较[J]
.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54-157.
被引量:2
5
杨家杰,廉龙,时明生.
信用约束背景下公民公平信贷权的实现——以金融消费者征信权益保护为视角[J]
.征信,2012,30(5):49-53.
被引量:1
6
邵莉莉.
以程序正义为视角论侦查程序诉讼化[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4):51-53.
7
李宁顺.
中国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现实选择[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24-27.
被引量:2
8
郭雁文.
加入WTO后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如何创新和完善[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14-16.
9
秦冠英,张立群.
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与重构[J]
.西部法学评论,2006(3):15-16.
10
刘艳平,陈敏.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期望差之弥合——制度化建设的回应[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93-95.
被引量:1
征信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