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事诉讼当事人概念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事人概念在立法上一直牵连于实体法律关系之中,而学理上经历了从实体到程序的转变,目前程序当事人概念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程序当事人概念不仅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扩大救济范围,还可以完善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意义深远。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社科纵横》 2013年第3期55-57,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1.
  • 2[美]斯蒂文·N·苏本等著.黄娟等译.民事诉讼法一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3[德]奥特马·尧厄尼希著.周翠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4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75.
  • 5[德]罗森贝克,施瓦布,戈特瓦尔德.德国民事诉讼法[M].李大雪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 6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87:147.
  • 7肖建华.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当事人概念的再认识[J].现代法学,2000,22(2):47-50. 被引量:37
  • 8杨严炎.当事人的概念与当事人的更换[J].政治与法律,2005(4):137-139. 被引量:6
  • 9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119.
  • 10新堂幸司等.林剑锋译.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8-92.

二级参考文献26

共引文献1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