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蔬菜》
2000年第3期4-5,共2页
Shanghai Vegetables
同被引文献51
-
1梁书民,孟哲,白石.基于村级调查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29(S1):26-31. 被引量:17
-
2周子康,王世坤,贺祖琪.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J].管理现代化,1983,3(2):17-19. 被引量:1
-
3刘立顺.借助线性规划确立束鹿县主要农作物近期种植结构的数学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1983(8):44-46. 被引量:2
-
4叶涛,刘海峰.农机化要适应种植结构调整[J].农机推广,1999(6):20-20. 被引量:1
-
5刘鹏凌,栾敬东.安徽省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9):16-19. 被引量:31
-
6陈百明,周小萍.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J].资源科学,2004,26(5):38-45. 被引量:152
-
7左其寿,刘裕岭.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调整蔬菜种植结构[J].上海蔬菜,2005(1):13-14. 被引量:2
-
8丁忠义,郝晋珉,李新波,张富刚,侯湖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以河北省曲周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95-99. 被引量:21
-
9田展,刘纪远,曹明奎.气候变化对中国黄淮海农业区小麦生产影响模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598-607. 被引量:64
-
10殷培红,方修琦,马玉玲,田青.21世纪初我国粮食供需的新空间格局[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625-631. 被引量:83
二级引证文献5
-
1潘晓卉,张平宇,刘世薇.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土壤与作物,2018,7(3):303-311. 被引量:18
-
2张谋草,张可心,姜惠峰,周忠文,车向军,张俊林.温度对陇东地区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及品质区划[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2):46-52. 被引量:6
-
3周眉生.山西省近40年粮食产量动态变化分析与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5):24-26. 被引量:1
-
4唐洪松,李倩娜,李益彬.四川省耕地“非粮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7(8):77-84. 被引量:3
-
5吴华.现代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7):46-49. 被引量:2
-
1林英,李秀.湟源县农业结构调整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05(1):48-49.
-
2申占东.城固县畜牧业结构调整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2002,21(6):33-34.
-
3黄学龙.龙岩市农业结构调整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19-22.
-
4由胜坤,邱云霞.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探讨[J].发展导刊,2000(1):35-35.
-
5张惠琴,陈明祥.宜昌市林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03,32(z1):113-116.
-
6董涛.同仁县农业结构调整探讨[J].青海农技推广,2009(1).
-
7王坤林,肖石江,王寿红,谢红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和权属调整探讨[J].云南农业,2011(6):46-46. 被引量:2
-
8任颖.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结构调整探讨[J].内江科技,2007,28(7):85-85.
-
9杨支义.荣昌区河包镇经堂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12):166-166.
-
10崔金玲.网络环境下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调整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X):375-37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