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配"足三里"穴对慢性内脏痛模型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改变,结合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中5-HT水平的变化,旨在阐明针刺缓解疼痛及改善情绪心理障碍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为慢性内脏痛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束缚组、针"百会"配"足三里"组(以下简称治疗组)。造模结束后第2天,正常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束缚组只捆绑束缚不治疗,治疗组捆绑束缚进行电针处理20min。隔日1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中5-HT的水平。结果:1)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E%和OT%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OE%和OT%值明显升高(P<0.01,P<0.05)。2)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海马中5-H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海马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结肠中5-H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结肠中5-H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结肠中5-HT水平升高(P>0.05)。3)海马/结肠5-HT比值,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束缚组海马和结肠中5-HT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和结肠中5-HT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束缚组比较,治疗组海马和结肠中5-HT比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百会配足三里穴能够调节脑肠轴中5-HT水平的失调,进而减轻疼痛症状,使焦虑状态得到改善。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4期400-402,共3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北京农学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性课题(TCVM20110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11-JY-BZZ-JS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