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IPV4与IPV6网络互连隧道模式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IPv4与IPV6网络的隧道过渡策略基础上,基于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对隧道模式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通过对经过路由器传输的数据包MAC地址和IP地址等的变化分析,说明了隧道模式的具体实现机制。
作者
刘宇
许又泉
机构地区
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
出处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3期56-57,共2页
Digital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关键词
Packet
Tracer仿真隧道技术IPV6
IPV4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H. Houassi, A. Bilami, IP address lookup for Internet routers using cache routing ta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Issues, Vol. 7, No 8, 2010.
2
张平,李春青.
IPv4与IPv6隧道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8):135-13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吴贤国,刘敏,李忠诚.
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研究[J]
.计算机学报,2007,30(1):1-9.
被引量:16
2
沈庆伟,张霖.
基于隧道的IPv4/IPv6过渡技术分析[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5):170-172.
被引量:33
3
Gilligan R, Nordmark E. Tr- ansition Mechanisms for IPv6 Hosts and Routers [ S ]. RFC 2893, IETF,2008.
4
Deering S, Hinden R. Inter- net Protocol, Version ( IPv6 ) Speciflcation[ S ]. RFC2460, IETF, 1998.
5
Carpenter B,Jung C. Transmission of IPv6 over IPv4 Domains without Explicit Tunnels [ S ]. RFC 2529, IETF, 1999.
6
Templin F, Gleeson T, Thaler D, et al. Intra-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 (ISATAP) [S]. RFC 5214, IETF, 2008.
7
吴建平,吴茜,徐恪.
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
.计算机学报,2008,31(9):1536-1548.
被引量:70
8
彭智朝,陈代武,肖奔.
IPv6隧道技术研究与应用[J]
.通信技术,2010,43(6):71-73.
被引量:10
9
王立超,唐学文,曹志通.
推动IPv4/IPv6过渡策略分析[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8):124-127.
被引量:10
10
仝亚鹏,李振强,魏冰.
IPv6过渡技术分析[J]
.电信科学,2011,27(1):52-60.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4
1
董志敏,彭帆,李屹烜,张冠龙,高茜,安艳荣,魏宝林.
基于IPv6过渡技术的电力数据通信网优化设计[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3):49-53.
被引量:7
2
高强,陈希,丁慧霞,汪洋,滕玲,张嘉琪.
电力数据网络IPv6过渡技术研究和仿真[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12):30-33.
被引量:1
3
贺兴亚,杨云.
基于IPv4地址的无分类编址CIDR技术研究[J]
.软件导刊,2017,16(11):206-210.
被引量:2
4
王飞.
物联网环境下IPv6与IPv4共存与过渡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2):47-49.
被引量:2
1
刘佳.
局域网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2,18(2X):1030-1031.
被引量:6
2
程军锋.
MAC地址和IP地址在网络中的应用[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43-45.
被引量:1
3
李鹏,姜鲲鹏,兰巨龙,曲晶,赵峥嵘.
分布式系统内部以太网中的地址动态配置[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6(2):12-13.
4
李鹏,姜鲲鹏,兰巨龙.
一种新的以太网地址动态配置方法[J]
.计算机科学,2006,33(9):34-35.
5
余浩.
静态捆绑MAC地址和IP地址[J]
.网迷,2002(11):94-94.
6
程军锋.
MAC地址和IP地址在网络中的应用[J]
.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2012(3):45-47.
被引量:2
7
无为.
静态捆绑MAC地址和IP地址[J]
.家庭电脑世界,2004(05X):34-34.
被引量:1
8
郭惠丽.
利用虚拟环境搭建ARP攻防实训[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0,16(9X):7195-7196.
被引量:1
9
马秀飞,高莉.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13,19(19):43-46.
被引量:1
10
苏锦.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
.信息与电脑,2016,28(10):219-220.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