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委婉语的生成机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意向性是当代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人的行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特性。委婉语的生成基于意向性,是话语主体在意向性的关指下,以心理随附性为导向,根据意向内容(即本体)和意向态度选择喻体的过程。
作者
雷卿
秦莉萍
机构地区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委婉语
替代
意向性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1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伍铁平.
从委婉语的机制看模糊理论的解释能力[J]
.外国语,1989,12(3):18-24.
被引量:39
2
Menken, H. L. The American Languag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6.
3
Rawson, H. 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 [M].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1981.
4
Neaman,J. S.& Silver,C. G. Kind Words: A Thesaurus of Eu- phemism[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5.
5
王文忠.
委婉语信息及其语境解读[J]
.外语学刊,2000(1):41-47.
被引量:26
6
谌莉文.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17-20.
被引量:48
7
齐品,杨立斌.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5):100-102.
被引量:5
8
徐盛桓.
替代话语的析解——“外延内涵传承说”认知—心智再阐释[J]
.外语教学,2012,33(1):1-7.
被引量:25
9
徐盛桓.
“A是B”的启示——再谈外延内涵传承说[J]
.中国外语,2010,7(5):22-29.
被引量:29
10
[美]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M].杨音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108
1
张立玉,王红卫.
英汉委婉语的表现手段与构成原则[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128-132.
被引量:14
2
邢欣.
试说委婉语的表达方式[J]
.当代修辞学,1999(2):25-26.
被引量:8
3
钱冠连.
语言功能不完备原则的启示[J]
.外语学刊,1995(1):23-26.
被引量:18
4
江希和.
现代英语中的委婉语[J]
.现代外语,1983,6(3):14-19.
被引量:10
5
李桂山.
委婉语散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4):26-27.
被引量:41
6
李国南.
英语中的委婉语[J]
.外国语,1989,12(3):25-29.
被引量:151
7
束定芳.
委婉语新探[J]
.外国语,1989,12(3):30-36.
被引量:295
8
于亚伦.
当代英语委婉语初探[J]
.外语学刊,1984(2):45-49.
被引量:23
9
束定芳,徐金元.
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
.外国语,1995,18(5):17-22.
被引量:227
10
邵军航,樊葳葳.
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J]
.外语研究,2004,21(4):20-25.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314
1
张超斌.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商务文本翻译策略初探——以《经济学人》Don’t Waste A Good Crisis一文为例[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24):17-20.
2
郭朗睿,谢诗艺.
大众档案意识存在要题初探:来自范畴论的启发[J]
.山西档案,2023(2):27-36.
被引量:4
3
吴素萍,张建明.
谈概念隐喻理论和英语词汇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67-168.
被引量:2
4
谌莉文.
委婉话语中的审美意识[J]
.理论月刊,2009(2):49-53.
被引量:2
5
刘珍.
浅析语境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9-21.
被引量:1
6
何爱晶.
“水”为何可以喻“剑”——从一首古诗说起[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2-16.
被引量:1
7
黄丽君.
委婉表达的认知机制新解[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7-21.
8
李淑静.
“蛋果”词的形成机制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21-24.
被引量:1
9
吴亚军.
复杂理论视角下句法特质探索(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1):5-7.
10
邓海,王红霞.
英语委婉语的历史及其构造方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5):138-14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徐盛桓.心脑关系:语言研究的新视角(华南师范大学举办徐盛桓从教五十周年系列讲座讲稿)[R].201l,广州.
2
邱惠丽.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12个问题及其他[EB/OL].2013-01一04e2014-01-011.httptf{Vn.ITIW.on/xueshu/2013-0I/04/content_6235751.htm.
3
赛尔.心灵、语言和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
Davidson, D. Mental Events [G]//Foster, L. , Swan- son, J. W. (Eds.). Experience and Theory. The Uni- 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and Duckworth, 1970: 79-102.
5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
李恒威,王小潞,唐孝威.
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5):26-33.
被引量:46
7
于爽.
当前国内分析哲学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侧记[J]
.哲学研究,2009(6):125-126.
被引量:13
8
陈晓平.
“随附性”概念辨析[J]
.哲学研究,2010(4):71-79.
被引量:40
9
徐盛桓.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
.外国语文,2010,26(5):30-35.
被引量:71
10
徐盛桓.
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1-12.
被引量:117
引证文献
1
1
王秋香,郎佳.
委婉语生成机制的心智视角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88-91.
1
王秋香.
心智视角下的汉英委婉语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72-75.
被引量:2
2
何爱晶.
歇后语研究新论--心智哲学的观点[J]
.现代外语,2011,34(4):356-363.
被引量:20
3
雷卿,吴巧玲.
四句式谜语生成及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
.现代外语,2016,39(2):198-206.
被引量:2
4
刘永良.
对话: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意义生成过程——兼论艾略特诗学的互文性特征[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80-83.
被引量:1
5
刘鹏.
意向性视角下的禁忌语研究[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34(5):1-4.
被引量:1
6
李汶璟.
语法化的生成机制——心智哲学视角[J]
.外国语文,2016,32(4):99-103.
7
黄缅.
会话含义的不确定性——心智哲学新解[J]
.外国语文,2011,27(2):56-60.
被引量:3
8
李淑静.
矛盾修辞的心智视角分析[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0(4):38-44.
被引量:4
9
范振强.
关联理论视域下隐喻的感受意——兼论心智哲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22(5):8-13.
被引量:9
10
华鸿燕.
含意研究的随附性维度[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3):30-33.
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